下午四点半,放学的铃声响起,瞬间点燃了溪尾幼儿园的喧嚣。
孩子们如同出笼的小鸟,欢叫着、推挤着冲出教室,奔向自由的怀抱。
陈野却不急不缓,慢悠悠地收拾好书包,等教室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晃出了幼儿园大门。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一个人慢悠悠地朝着霜月路的小洋楼走去。
陈野心里盘算着,这也算是提前过上了自理生活了,还没到四年级呢,就能一个人住一栋小洋楼,想干嘛就干嘛,倒是自在。
他想起昨天吃晚饭时,黄文文絮絮叨叨地说起今天回京城要去吃烤肉配冷面的事情,那描述得绘声绘色,
让他这个重生后就没尝过东北冷面滋味的人,忍不住咂了咂嘴。
在南方的闽南小城,想找一家正宗的东北菜馆可不容易。
被黄文文这么一勾,那份对冷面的想念就如同春天的野草,在心里疯长起来。干脆,今晚就自己做冷面吃吧。
他回忆着前世在东北出差时吃过的冷面味道,盘算着需要的食材。
小洋楼的冰箱里应该还有西红柿、白糖、鸡蛋,缺的是冷面面条、梨、牛肉和泡菜。
嗯,还得买点卤牛肉片、卤蛋和大虾,这样才丰盛。打定主意,他脚步一转,朝着溪尾镇那个热闹的菜市场走去。
菜市场离幼儿园不算远,穿过两条巷子就到了。
下午这个时间,市场里依旧人声鼎沸,空气中混杂着各种食材的气味。
水产区的腥气、肉摊的血气、蔬菜的泥土味,还有熟食摊飘来的诱人油脂香。
陈野正蹲在一个卖干调料的摊子前,仔细辨认着哪种面条更适合做冷面时,身后传来一阵哒哒哒的跑步声和熟悉的呼唤。
“陈老板!陈老板!等等我们鸭!”
陈野回头,看见许多多正拉着唐晓白的手,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许多多那张圆嘟嘟的小脸跑得红扑扑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几缕软软的头发黏在了额角,
因为奔跑,背带有一边滑落到了胳膊上。
旁边的唐晓白西瓜头发型依旧倔强地立着,她倒是没那么多汗,只是小胸脯也微微起伏着,手里还紧紧攥着几颗花生。
“陈老板,你是不是要吃好吃的鸭。”许多多跑到陈野面前,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的光芒,
这几天那点因为积食被妈妈限制饮食的不快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陈野看着这张瞬间阴转晴、充满喜庆的小胖脸,觉得好笑。
这小家伙,一会儿对他爱答不理,防他跟防贼似的,一会儿又像现在这样,热情得像见了老朋友。
“准备买点菜自己做晚饭。”陈野指了指周围的菜摊,“你们两个今天怎么凑一块了,还不回家。”
“妈妈有事,让我放学先跟着晓白玩。”许多多解释道,眼睛却不停地往陈野手里提着的袋里瞟,
“陈老板你要做什么好吃的呀,自己做饭吗,好厉害鸭。”
“晚上我去小陈老师家看门,就自己弄点吃的。”
陈野简单解释,继续挑选面条,最后选了一种看起来比较劲道的荞麦冷面。
“小陈老师家?”唐晓白的注意力从花生上移开,眨巴着大眼睛,“是霜月路那个漂亮的小楼房吗。”
“对,就是那儿。”
“哇!”唐晓白发出惊叹,“我可以去看看吗,我就看过外面,还没进去过呢。”她对那几栋带小花园的洋楼已经好奇很久了。
许多多也立刻拽住陈野的衣角,眼巴巴地看着他:
“陈老板,晚上我妈妈可能很晚才来接我,我,我可以跟你一起吃饭饭吗,我吃得很少的。”
她说着明显违背事实的话,小胖手还比划着一个“一点点”的手势。
陈野看着许多多那渴望的小眼神,又看看旁边虽然没说话但同样满眼期待的唐晓白,心里一软。
反正自己一个人吃也是吃,多做两份也不费事,无非就是多下点面条的事儿。
“行吧,”陈野点点头,“不过得先跟家里说一声。晓白,待会到了小静老师家,你得给你妈妈打个电话。”
“要得!”唐晓白立刻点头,小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许多多更是欢呼一声,差点跳起来,立刻主动帮陈野提那个装了一包面条的小篮子,虽然那小篮子对她来说也有点沉。
于是,采购队伍从一人变成了三人。陈野在前面走,两个小姑娘像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
许多多积极地帮着提一点轻巧的东西,唐晓白则一边走一边继续剥着花生吃,还时不时塞一颗到许多多嘴里,两个小姑娘像两只快乐的小仓鼠。
陈野买了面条,又去肉摊买了点新鲜的牛腱子肉和一小块卤牛肉,在水产摊买了半斤活蹦乱跳的大虾,
在水果摊挑了几个雪梨,最后还在一个卖朝鲜族泡菜的摊位上买了一大盒辣白菜。
路过小卖部时,他又进去买了几瓶冰镇的矿泉水和橙味汽水。
“陈老板,这个黑乎乎的菜是什么鸭。”许多多指着那盒红艳艳的辣白菜好奇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