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 > 第138章 路途很远但你值得(上)

第138章 路途很远但你值得(上)(2 / 2)

陈野叉着腰,站在一群“小红虾米”前面,努力让自己显得高大一点:“听好了,等下音乐一起,就像我们练的那样,站直,挺胸,头抬高,声音要亮,要凶,唱出我们抢零食的气势,明白吗?”

“明白。”稚嫩的声音齐刷刷响起,带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虽然参差不齐,但气势很足。

陈野开始排兵布阵:“晓白,芊芊,多多,陈诚,陈莉莉,婉莹,林子豪,你们几个站前面,后面的按之前分好的小组,一轮一轮排上去。”他又指挥旁边的工作人员:“麻烦把钢琴挪一下,放这边,斜对着舞台前面,再在这个后面加张椅子。”

他走到江晚身边,语气放温和了些:“小晚,你坐这儿弹琴,不用紧张,我会坐你旁边弹吉他的……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咱们先完整唱一遍找找感觉。”

清澈的钢琴前奏流淌出来,是《半生雪》的旋律。孩子们稚嫩却无比认真的歌声在空旷的体育场里回荡开来:

“中华五千年 多少英雄浮现

战火里的容颜 触动心弦

不灭的信念 红船无畏艰险

革命精神永远记心间

不惧风雪

我中华儿女 流血不流泪

永不悔入华夏显神威

信念坚如铁 不怕苦也不怕累

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

声音虽然带着孩童特有的清脆,有些地方节奏也稍显凌乱,但那份纯粹的、毫无修饰的力量感,却像一股清泉,直击心灵。台下提前过来溜达、熟悉场地的田震和眼镜蛇乐队的肖楠都停下了脚步,静静听着,眼神里流露出明显的动容。

排练了几遍,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小朋友们兴奋得小脸通红。陈野看着他们,又看了看远处忙着调试复杂音响灯光设备的窦唯、小柯等人,小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不够震撼,他狗脑子飞速转了转,突然灵光一闪。

他蹬蹬蹬跑到舞台侧翼,找到了正在和陈建添、张卫宁低声商量着舞台动向的陈静。

“静姐。”陈野拽了拽陈静的衣角。

陈静今天穿了件紧身的黑色露脐短背心,下身是破洞牛仔热裤,露出一双笔直修长的腿,头发高高扎成利落的马尾,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整个人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她低头:“小野,怎么了,效果很棒啊,小朋友唱得很有力量。”

“歌是没问题,”陈野皱着眉头,小脸上满是认真,“但总觉得唱完就完了,少了点…之前念一叔叔说的那种揪心的感觉,就是光听歌,可能不会让人听得鼻子发酸、热血沸腾的那种。”

陈静一愣:“少了揪心的感觉,你是说…情绪铺垫不够深?”

“对。”陈野点点头,冷静地分析,“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把之前的伴奏拉长一点,在主歌开始前,插一段故事呢,如果有人在旁边,用那种特别低沉、有故事感的声音,讲一个真实的、特别悲壮的故事,比如……念一叔叔说的松山战役里那些年纪很小的娃娃兵?”他顿了顿,小眼睛闪着光,“这样反差才大,冲击力才强,把这个故事分几段,穿插在歌曲的间隙里,那种悲壮感和孩子们的歌声一对比,故事感、情绪不就都上来了。”

陈建添和张卫宁也凑在旁边听着。陈建添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眼睛亮了:“嘶……有道理啊,画面感一下子就立体了,念白穿插?”

“对,就需要一个声音特别有故事感、能压得住场子的人来念这段白。”陈野用力点头。就在这时,他看到窦唯和张楚正从前台那边溜达过来,张楚脸上还带着点好奇和闲适。陈野看到张楚,眼睛“唰”地亮了——这不是现成的吗,他那把嗓子,《姐姐》里那种感觉,讲故事绝了。

“张楚?”陈静、陈建添、张卫宁三人顺着陈野的目光看去,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眼睛都亮了,明显想到一块儿去了。

“小野,你这脑子怎么长的。”陈静激动地揉了揉陈野那头乱翘的刺猬头,“这主意绝了,反差,叙事,情绪层层递进,全齐活了。”

陈建添冲着正走过来的张楚和窦唯就喊了起来,双手还不停地比划着:“张楚,窦哥儿,紧急情况,快过来一下。”

“啥情况啊,添哥。”张楚慢悠悠地走过来,看着几人激动的样子,有点摸不着头脑。

陈建添立刻把陈野的想法快速说了一遍。张楚正觉得有点无聊呢,一听这提议,还挺有意思,很痛快地就答应了:“行啊,试试呗,这活儿听着挺有挑战。” 他本身就是个情绪敏感的人,对这种能传递情感的方式很感兴趣。

陈野一看事情成了,狗脑子又转开了,觉得这个“念白+歌曲”的模式简直是万金油,不仅能增强效果,还能完美解决后台换装时间紧张的问题,他赶紧拉住正要去准备的几个人:“各位大哥哥大姐姐,等一下,我还有个想法,这个念白套路,不止《半生雪》能用啊,其他歌也可以套。”

他掰着手指头数:“比如《野火烧》,可以加叶萱外婆和外公陈连裕守望一生的故事,《阿嬷》就讲我家隔壁阿婆送丈夫去战场,后来又一个个把三个儿子都送走的故事,《赤伶》讲裴晏之的故事最合适了,《错位时空》可以讲那些在抗战时期默默奔走、四处呼吁国人站出来的无名先辈,《踏山河》正好搭配我们国家近些年的战争历程,《如愿》的话,背景就是我阿爷亲生父亲为了祖国舍小家上战场,养父为了友人担起抚养责任后又为了后代奔赴战场的故事,还有《万千花蕊慈母悲哀》,就讲95年那些儿童被拐的真实事件……”

了解这些故事背景的窦唯、陈建添等人听得连连点头,对这个思路非常满意。他们都是搞音乐创作的,文字功底都不差,当下就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开始商量润色念白的文字内容,以及如何与舞台灯光、音乐更好地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