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 > 第134章 许多多的一生之敌(上)

第134章 许多多的一生之敌(上)(2 / 2)

“嘤嘤嘤~不敢啦不敢啦~~”多多哭唧唧,弱小可怜又无助。

最后还是陈野看不下去了,走过去给多多解围,:“晓白晓白,算啦算啦,放过多多吧,你看她都要哭晕过去了,这只是一个傻孩子而已,跟她计较啥子嘛。”语气里充满了对多多的怜悯。

“哼。”晓白闻言,这才气呼呼地松开魔爪,从多多身上爬起来,还不忘顺手又在她肉墩墩的屁股蛋上拍了两下作为“告别礼”,拍得多多又是一声惨嚎。

重获自由的多多像条离水的鱼,瘫在地上大口喘气。头发凌乱得像鸡窝,小衣服的扣子崩开了两颗,露出里面同样皱巴巴的小背心,整个人看起来惨兮兮、脏兮兮,但至少证明还顽强地活着嘛,已经很知足了。她生无可恋地翻了个身,由趴变仰,望着湛蓝的天空,发出了灵魂拷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鸭,才能不被压着打。” 她处处被压一头,想想这人生啊,太无力太艰难了。

晓白则像打了胜仗的将军,拍拍小手,起身就走,看也不看陈野,就酷酷地甩下一句:“我好忙嗷。” 仿佛刚才那场激烈的“搏斗”只是热身运动。

陈野的目光这才得以聚焦在晓白的新发型上。嚯!从前那个标志性的、圆润饱满像个黑皮西瓜的锅盖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嗯……一个层次感非常“狂野”的、勉强能算作“长发”的造型,额前剪了个厚重的齐刘海,但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什么啃过,两鬓的头发也短一截长一截,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抽象感。

晓白似乎察觉到了陈野的视线,下意识地凶巴巴回头:“你看啥子。” 川普火力全开。但旋即想到这是“金主爸爸”陈老板,语气瞬间软了八度,带着点别扭:“你看啥子嘛,我走唠。” 说完就要溜。

陈野连忙抓住机会,发挥“语言的艺术”,一脸真诚地说:“晓白,原来你剪头发了呀,挺……挺可爱的嘛,这刘海,多可爱,显得脸更小了,像个洋娃娃。” 他努力忽略那狗啃般的边缘。

晓白嘟嘟小嘴,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凶悍的小表情缓和了不少。她停下脚步,扭捏了一下,解释道:“是……是家里头晓得我要上台表演唱歌了,我舅舅说……说要给我修得漂漂亮亮的……” 声音越说越小,显然对舅舅的手艺也充满了怨念。

陈野觉得晓白不管怎么说也是要在前排做领唱的,这脑袋也不是不可以抢救一下,搞一搞弄个水母头好像也不错的样子?看来得挑个时间弄一下了。

上午的课程在孩子们的吵闹声中度过。小李老师带着大家唱儿歌,还唱了一首新的儿歌,许多多虽然五音不全,但唱得最大声,惹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然后又讲了两个小故事。多多似乎已经完全从早上的“惨案”中恢复过来,在教室里上蹿下跳,只有看到晓白的时候会下意识缩缩脖子。

午饭时间,孩子们排着队领取自己的餐盘。今天的菜是土豆炖红烧肉,嗯,就是土豆多肉很少的那种,还有清炒小白菜和紫菜蛋花汤。多多端着餐盘,小心翼翼地绕开晓白,选择了一个离她最远的位置。

“多多,来这里坐。”陈芊芊朝她招手,拍拍自己旁边的空位。

多多眼睛一亮,立刻屁颠屁颠地跑过去,“芊芊最好啦。”

孩子们开始吃饭,教室里响起一片勺子和餐盘碰撞的声音。多多吃得特别快,腮帮子塞得鼓鼓的,像只储存食物的小仓鼠。

“你吃慢点,又没人跟你抢。”陈芊芊小声提醒她。

“唔唔,好吃嘛。”多多含糊不清地回答,嘴角还沾着一颗饭粒。

“陈老板,给你一块土豆。”许多多凑过来,把自己碗里最大的一块土豆夹到陈野碗里,然后眼巴巴地看着他,“能不能分我一点你的肉肉。”

陈野无奈地摇摇头,夹了一块肉到多多的碗里。这个小馋猫,永远都在算计着别人的食物。

晓白在另一桌吃饭,偶尔朝这边瞥一眼,多多立刻低下头,假装专心致志地吃饭。

午饭后,刚刚经历“生死劫”的许多多同志,仿佛自带“满血复活”光环,又活蹦乱跳起来了。她提溜着她那宝贝疙瘩——陈野赞助的“名医套装”医疗箱,小眼睛滴溜溜地转,寻找着今天的“幸运病患”。

她的目光首先锁定了正在打哈欠的陈野。陈野眼皮一跳,立刻抢先开口:“多多医生,我好得很,不需要看病,你去看看其他更需要你帮助的小朋友吧。” 语气斩钉截铁。

看在医疗箱是陈老板“投资”的份上,多多难得地听劝了。她小脑袋一转,目光扫向旁边正在安静看绘本的江晚。江晚小仙女感觉到“杀气”,关键时刻一点也不呆萌,像只受惊的小鹿,慌慌张张地合上书,一个箭步就冲向了晓白和婉莹所在的安全区,硬生生挤在了两人中间寻求庇护。

多多嘿嘿一笑,目标转移成功。她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提着医疗箱,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晓白、婉莹和另一个叫小暖的小女孩。

“小盆友,小盆友们,666。”多多学着电视里医生的腔调,煞有介事地宣布,“我们来看病叭,多多是医生嗷,专业滴很,多多给你们看病叭,你们都有病,哈哈哈哈哈~~~~~” 她笑得极其嚣张,同时掏出了那支没有针头的塑料注射管,跃跃欲试地想给晓白她们“打针”。

然而,她显然低估了“灾星”晓白的战斗力,也高估了自己“名医”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