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 > 第128章 严冬过尽春蓓蕾(下)

第128章 严冬过尽春蓓蕾(下)(1 / 2)

粤省,某大院。

苏文卿放下那部沉甸甸的、颜色鲜红的保密电话听筒,身体微微向后,靠在宽大厚实的皮质办公椅背上,抬起手,用力揉按着发酸发胀的太阳穴。他面前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摊开着一份刚刚审阅修改完毕的文件,标题是《关于组织部分优秀官兵及军烈属代表观看“凝聚爱国心·共筑海疆梦”主题文艺汇演的通知》。

他再次拿起钢笔,在通知末尾的空白处,又添加上遒劲有力的几句批示,强调了此次活动的政治意义和注意事项,这才伸手按下了呼唤铃。

几乎就在铃声落下的瞬间,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身笔挺军装、身姿挺拔的秘书小刘应声而入,啪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苏书记。”

“小刘,”苏文卿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将面前的文件向前推了推,“这份通知,加急下发。就按我们之前议定的方案执行,闽、粤、浙三省驻军单位,各选派一百名近期表现优异的基层官兵代表,五十名有突出贡献或生活困难的军烈属代表。另外,省市两级相关政府机关,各组织五十名干部职工代表。交通、食宿、安全保卫,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给我盯死了,层层落实责任。这不是普通的文艺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对前线将士士气的鼓舞,也是对军烈属的关怀与尊崇,绝不能出半点纰漏。”

“是,保证完成任务。”秘书小刘声音洪亮,再次敬礼,上前一步,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件,转身,脚底生风般地冲了出去,走廊里传来他急促却规律的脚步声。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苏文卿从椅子上站起身,缓步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军区大院绿化极好,远处训练场传来隐隐约约的口号声,近处,院子里那棵历经风雨的老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树冠在午后的阳光下投下大片清凉的阴影。

他脸上那份惯常的严肃和威严渐渐褪去,难得地露出一丝温和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笑意。他转身走回办公桌,拿起桌角摆放的一个银质相框,照片里,女儿苏苏穿着漂亮的演出服,抱着吉他,笑得一脸灿烂,眼神清澈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几天前,女儿兴奋雀跃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蹦跶:“爸,你是没在现场听见,《赤伶》最后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静姐唱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还有那首《阿嬷》,听得人心里又酸又暖,又想哭又想冲出去干点啥…”女儿话语里那份纯粹的激动与自豪,几乎能透过电话线传递过来。

能为女儿,为她所在的、充满活力的乐队,以及乐队背后那位据说“体弱多病”却才华横溢、心怀家国的“念一老师”所做的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再助一把力,将这份滚烫的心意和力量,更广泛、更直接地传递给那些最需要的人们,他觉得,这很好。值了。

京城,某部委大院,书房

叶萱的大舅,陈怀安少将,刚放下家里的长途电话,脸上还带着轻松和些许无奈的笑意。他刚和远在温陵的老母亲伍清婉通了将近半小时电话,老太太在电话里絮絮叨叨,翻来覆去说的都是老家武荣市即将举办的那场爱国演唱会的事儿,言语间充满了骄傲和期待,再三叮嘱他这边要是能支持,一定多使使劲儿。

“妈,您就放一百个心吧,这事儿啊,意义重大,我们肯定支持…”他当时对着电话那头,语气温和地安抚着老母亲。

挂了老母亲的电话,陈怀安脸上的笑意收敛,转为军人特有的果决。他略一沉吟,立刻拿起内部专线电话,直接要通了二弟陈怀民的办公室。

“老二,我,怀安。”他声音沉稳,“老家武荣市搞的那个演唱会,立意很正,时机也抓得准,社会反响非常热烈。我仔细想了下,咱们这边,不是正好有一个‘优秀基层指战员和军属代表学习交流团’的计划吗,原定是五一劳动节之后才出发去南方考察。我看,可以把行程调整一下,提前出发,五一当天,直接开到闽南去,把观看这场演唱会,作为此次学习交流活动的一项重头戏。让同志们现场感受感受那种同仇敌忾、热血报国的氛围。”

电话那头的陈怀民反应迅速,立刻回应:“没问题,大哥,我这边随时能拉出五十号人来,都是好样的。老三(陈怀远)在京城国防口,让他也从系统内凑点人头,三家加一块儿,轻松能组织起一个百人规模的观摩团。我这就给老三打电话协调。”

老三陈怀远接到二哥电话时,正在审阅一份技术文档。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对着话筒笑道:“大哥二哥,这事儿可真是巧了。妈刚才也给我打电话了,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这家地方公司能牵头搞起这么大阵仗、意义又这么好的活动,确实难得。咱们有能力,当然要支持到位。这样,我以支持地方国防教育的名义,给咱们这个观摩团额外申请一笔‘特殊文化活动经费’,保证大家去了不仅能看得舒心,感受得深刻,回来还能写份扎实的心得体会。顺便…我给萱萱和小野指点儿京城的果脯蜜饯回去,妈说那俩孩子都好这口。”

上海,外滩茂华集团顶层总裁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