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9从闽南菜园子开始 > 第121章 来看我们的演唱会吧(上)

第121章 来看我们的演唱会吧(上)(1 / 2)

1996年4月3日,傍晚

闽南的空气里带着特有的湿润暖意,夕阳的余晖透过刺桐乐器行的玻璃门,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斜影。店里弥漫着松香、老旧木料和一点点雨后泥土的混合气息,安静得能听到外面街上偶尔驶过的摩托车声。

刘玉萌正俯身在一架雕花古筝前,手里拿着一块柔软的细绒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琴弦和面板上的细微灰尘,神情专注。角落的旧沙发上,陈野窝在那里,怀里抱着一把对他来说尺寸明显偏大的木吉他,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琴弦,发出不成调的零散音符。他的小眉头微微蹙着,狗脑子不知怎么又拐弯到琢磨他那本《异人世界》里那个“离火印记”的设定,该怎么圆才不显得太过中二,又能贴合闽南的民俗氛围。

就在这时,“叮铃”一声,店门的玻璃门被猛地推开,撞响了门檐下的铜铃,带进一股傍晚微凉的穿堂风和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店里的一大一小同时抬头望去。

只见门口一下子涌进来四个男人,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睛里却都烧着一种急切的、近乎亢奋的光。领头那位,约莫四十多岁,梳着九十年代常见的偏分头,穿着件皮夹克,脸上有种音乐圈大佬特有的、见多识广却又在此刻难以保持完全镇定的气质,正是红星音乐社的当家老板——陈建添。他身后紧跟着的三位,更是让刘玉萌擦琴的动作瞬间僵住——窦唯、小柯、张卫宁,这三位在京城摇滚圈和制作领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此刻竟像个组合一样同时出现在这间闽南小城的乐器行里。而且,他们三个的眼圈都明显泛着红,像是刚经历过一场强烈的情感震荡,那架势,活像刚在飞机上集体看了一场极其催泪的电影。

“歌呢,”陈建添嗓子有点劈叉,也顾不上寒暄,开门见山,眼神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店里,最后落在闻声从里间小录音棚走出来的乐队四美身上,“完整的deo呢,小静,我听苏苏电话里清唱那几句,赶紧的,把完整版曲子拿来我瞧瞧。” 他那急切劲儿,仿佛晚一秒那写歌的“念一”就会原地羽化登仙,再也找不着了。

窦唯的眼神也是灼热,直接越过了客套,充满了对那位神秘创作人的纯粹好奇,他的声音不高但很有力,“对,务必让我们拜会一下念一老师。能写出《赤伶》里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人……我想他本人一定也极有故事。” 小柯和张卫宁没说话,但都用力点头,眼神里的期待和迫切丝毫不掩饰。

场面瞬间尬住。空气仿佛凝固了半秒。

角落里沙发上的陈野,头皮一麻,赶紧把头埋得更低,几乎要把整张脸贴到吉他音孔里去,假装对面板上那一道道木纹产生了宇宙级的研究兴趣。心里疯狂刷屏,“夭寿哦。怎么来得这么快,苏苏姐不就是情绪激动电话里哼了几句而已,都是大佬就不能镇定一些吗。”

黄文文不愧是自封的社交悍匪,反应极快,一个箭步上前,脸上瞬间切换成“沉痛中带着无限惋惜”的浮夸表情,演技直逼电视台八点档苦情剧女主角,她声音都带上了点恰到好处的哽咽腔调,“哎呀,陈总,窦哥,柯哥,张老师,你们可算来了。” 她夸张地一拍大腿,成功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念一老师他……他……”

“他怎么了,” 陈建添和窦唯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看这表情,该不会是有什么噩耗吧,舟车劳顿赶来见不到人可就太遗憾了。

“他被与世隔绝了,在闭关调养身体啊,” 黄文文做出西子捧心状,眉头紧锁,仿佛那位“念一”老师此刻正生命垂危,“医生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见客,怕再听到什么激动的事情,情绪一起伏,那点好不容易才攒起来的精神头又散了,之前通电话说演唱会的事情,说着说着就咳……咳咳,”她适时地猛咳几声,脸色憋得发红,“后来再打过去,就是他家里人接的了,说任何人都不敢打扰他静养,怕……” 她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疯狂暗示另外三美和陈野:体弱多病,风一吹就倒,易碎品,需要绝对静养,懂。

角落里,陈野的肩膀开始可疑地小幅度耸动,憋笑憋得肚子疼,只能把脸更深地埋进吉他后面。风一吹就倒的念一老师本人,此刻正努力把自己缩成一团,降低存在感,内心疯狂吐槽,“对对对,我柔弱不能自理,全靠一口仙气吊着写歌,下一秒就要咳血晕厥了……”

窦唯等人脸上顿时写满了巨大的遗憾、担忧,以及一种“果然天才都是脆弱易碎”的复杂情绪。“啊,这……太可惜了,太遗憾了,”窦唯痛心疾首地搓着手,“乐坛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位有风骨有才华的先生……”

“请务必转达我们的敬意和问候,”小柯连忙接话,语气诚恳,“请念一老师千万千万保重身体,创作可以慢慢来,身体才是根本啊。”

“对对对,创作要紧,身体更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张卫宁也连连附和,脸上是真情实感的关切。

虽然没见到“偶像”本尊让大佬们心碎了一地,但他们的专业素养立刻上线。话题迅速转回音乐本身。

黄文文口才便给,声情并茂地将《野火烧》(等待丈夫归来的伍奶奶)、《阿嬷》(默默牺牲的多子母亲)、《赤伶》(殉国名伶裴晏之)的创作背景和故事内核又总结阐述了一遍。接着,陈静将录制好的《野火烧》和《阿嬷》的完整deo播放出来,苏苏则再次清唱了《赤伶》的完整版本。

小小的乐器行里,刚刚平复不久的情绪再次被点燃。悲怆的旋律、充满画面感的歌词、以及歌曲背后沉甸甸的家国情怀与个体命运,让这些见惯风浪的音乐人们再次集体动容。窦唯的眼圈又红了,他猛地一巴掌拍在旁边的调音台上,发出“砰”的一声,吓得刘玉萌一哆嗦,他斩钉截铁地对陈建添说,“阿添,小静她们几个姑娘说的没错,我们这些搞音乐的,在过去旧社会那就是下九流的戏子,不能因为现在时代变了就飘了,忘了根本,这场演唱会必须办,而且要办得堂堂正正,歌手方面我来联系,我去打电话。”

陈建添也是眼眶发热,神色亢奋,用力点头,“没说的,红星音乐社全力支持,最好的设备、最专业的技术人员、最得力的执行团队,我们包了,这场演唱会,必须办,而且要办得轰轰烈烈,让所有人都听到。”

张卫宁和小柯则拽住了陈静和苏苏,一头扎进了《如愿》的细节攻坚战中。大佬就是大佬,经验丰富,眼光毒辣。几个困扰了陈野许久、让他薅掉好几根头发的歌词转折点和旋律衔接处,经过几位专业人士的点拨,加上众人的集思广益,很快就找到了最优解。整首歌的结构也被大刀阔斧地优化了一遍,层次更加分明,情感递进更加自然有力。

陈静深吸一口气,走到麦克风前,试着用陈野之前解释教学时强调的那种空灵又带着无尽祈盼与传承感的嗓音,缓缓唱出最终定稿的副歌:

“而我将梦你所梦的团圆,

愿你所愿的永远,

走你所走的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