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生命尽头唯一的光和暖。此刻,他将这份深埋心底、带着无尽思念和遗憾的旋律,小心翼翼地释放出来。
但他极其谨慎。他没有弹奏完整的曲子,甚至没有弹出清晰流畅的主旋律。他只是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前奏开头的几个小节。那旋律极其简单,核心只有几个和弦在循环往复c - G - A - F 的温暖循环,带着一点民谣的清新质朴,节奏舒缓。但就在这简单的循环里,却巧妙地揉进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转瞬即逝的小调色彩,仿佛阳光下的水面掠过一丝阴翳,透出一种温暖中带着淡淡愁绪、怀念中夹杂着释然的复杂感觉。没有听过原版的人,绝对无法从这似是而非、故意残缺的片段里联想到具体的歌曲。
他弹得很慢,指法甚至刻意流露出些许生疏和迟疑,仿佛真的是在摸索一个刚刚“灵光一现”的调子,带着点笨拙的实验感。
**叮……咚……叮……咚……**
简单到近乎单调的几个音符组成的片段,带着迟疑和一种奇异的回味感,在安静的榕树下轻轻流淌,像一颗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漾开细微的涟漪。
陈野低着头,额前细碎的刘海遮住了他的眼睛,看似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仿佛周遭一切都已不存在。实则,他眼角的余光不是查看着四周的环境。
果然!
没过多久,一股微妙的、被注视的感觉便清晰地传递过来。他没有抬头,心跳却微微加速。指尖的动作没有丝毫慌乱,依旧保持着那份专注甚至有点笨拙的状态,固执地重复着那几个温暖又带着淡淡愁绪的小节。叮咚……叮咚……声音不大,在空旷的院子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陈静老师这次没有假装路过。她抱着教案,直接站在了教室后门的阴影里,身体微微前倾,侧着头,专注地聆听着。她微微蹙着秀气的眉毛,脸上不再是之前的玩味或探究,而是换上了专业音乐人特有的那种专注和一丝……惊讶?
那是什么调子?
很陌生。绝对不是她听过的任何一首幼儿园儿歌,也不是当下流行的任何一首歌曲的片段。
旋律结构简单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简陋,只有几个音符在循环往复。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就是这看似简陋的循环里,透着一股子……奇异的干净?纯粹的温暖?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淡淡的怀念和忧伤?像冬日午后偶然吹来的一缕风,带着阳光的暖意拂过心尖,却又在不经意间留下一点微凉的痕迹,让人心头微微一颤。
更关键的是,这旋律虽然不完整,但骨架的搭建……那几个和弦的选择和衔接方式,竟然透露出一种天然的、未经雕琢却异常舒适的韵律感?这绝不是瞎弹能碰出来的!
陈静的心被勾得痒痒的,一种职业性的兴奋感悄然升起。她太熟悉这种感觉了!这是创作灵感萌芽时最原始、也是最迷人的状态!这小子,果然没安分几天!不画鬼画符了,又捡起吉他了?而且这次……好像真的有点不一样?这旋律片段,虽然稚嫩、破碎,却透着一股远超他年龄的……情感张力?那种温暖包裹下的淡淡忧伤感,连她这个成年人都能清晰地捕捉到!
她按捺住直接走过去询问的冲动,抱着教案,静静地靠在门框上,她想再听听,想看看这个“瓜皮头”,到底能把点旋律,摸索出个什么名堂。
陈野仿佛对这一切毫无察觉,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他时而停下,皱着眉头,手指在琴弦上无意识地、杂乱地拨弄几下,发出几个不成调的音符,像是在苦苦思索接下来的旋律,小脸上满是“苦恼”;时而又固执地回到开头,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那温暖中带着淡淡愁绪的几个小节。叮咚……叮咚……单调的循环,却像带着魔力,在陈静这位专业人士的心里,持续地漾开一圈圈探究和期待的涟漪。
‘不急,慢慢来。’ 他在心里默念,手指下的旋律依旧温柔而固执地重复着,‘这点碎片,够你琢磨一阵子了。等你主动开口问的时候……才是真正下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