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逆风翻盘(2 / 2)

《深扒“泼漆门”女主:竟是汶川抗震救灾无名英雄!》、

《从救灾一线到创业先锋,年轻企业家遭遇恶意抹黑为哪般?》、

《锦华街改造背后:良心商家的初心与坚守》、

《独家揭秘:“姗姗助学基金”多年资助母校寒门学子》、

《深挖陈姗姗名下“筑梦基金”的灾后重建之路》等等。

这些文章的记者均出自——陈军。

王云早上拿到新到的报纸,急吼吼敲门:“姗姗,快开门,看看报纸,还有电视新闻。”

陈姗姗打开门,接过母亲递来的报纸,一眼就看到了那几个醒目的标题。

当她看到文章记者的署名时,瞳孔微缩。

随即转身回房间,给手机开机。

手机几十条未接来电和短信。

她一一点开查看,其中闫如玉、丁玉磊、陈军、小七、耿老师、刘丽等都有打过电话和消息。

闫如玉:“这么大的事,不告诉我?要不是看到报纸,我都不知道,没事,作为我市曾经的旅游大使,放心。”

丁玉磊:“加油。”

陈军:“姐,看报纸。”

小七:“需要我上新闻,随叫随到,我还没毕业,没有律师资格证,但是我问了老师......”

耿老师:“姗姗,清者自清,老师和学校都是你坚强的后盾。如需母校出具任何证明,随时联系我。”

刘丽:“姐妹,我们都在!!”

一条条信息看下来,陈姗姗眼眶模糊了视线。

在她选择暂时关闭外界联系、独自思考的这几天,原来有这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支持她。

她没有立刻回复任何一条信息,而是抱了下一脸担忧的母亲,轻声说:“妈,别担心,我没事了。”

随后冲进卫生间,用冷水洗了把脸。

看着镜中那个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的自己。

拿起手机,她第一个拨通了闫如玉的电话。几乎是在响铃的瞬间,电话就被接起了,

“呦呵,陈总,您老人家终于舍得接电话了?这么大的事儿,自己硬扛着,连个风声都不透给我,是不是太不把我当朋友了?”

陈姗姗听着这熟悉的声音,心头一暖,语气也轻松了些:

“哪有?闫大主任日理万机,我这点小风波,哪敢轻易劳您大驾?本来想着自己能解决,就不用麻烦你了嘛。”

“行了,跟我还来这套虚的?他们这点手段也就吓唬吓唬老实人。”

闫如玉说着,话锋一转,“电视台那边我打了招呼,今晚的‘民生关注’栏目,会做一个正面追踪报道,重点讲你的‘筑梦基金’和助学事迹,把舆论彻底扳过来。

陈军是你曾经资助的学生?确实有些能耐,这次他联络了临城多家报社的编辑,连省台的专题部都动了。

那些扎实的捐款凭证、受助学生的采访,都是他一手整理的......”

挂了电话后,陈姗姗心里一阵熨帖,闫如玉说陈军在学校里结交的同学和导师,帮了大忙。

后面她依次跟其他人陆续回了电话。

晚上电视台播出后,真相大白。

而且第二天,何馆长发出来的陈姗姗曾经捐给博物馆珍贵文物的事也曝了出来。

风向彻底逆转。

之前被蒙蔽的公众怒火被点燃,要求严惩造谣者的声音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