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她早有准备,所有公共区域和活动空间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记录着日常的一切。
她手里握着完整的录像证据,心里有底,丝毫不惧对方的胡搅蛮缠。
果然,对方家属见她动了真格,又是报警又是请律师,态度强硬,便有些慌了神。
大过年的,竟又找到郭律师那边哭诉装可怜,说什么:
“老人家毕竟是在你们地方摔的,出于人道主义,多少也该赔一点吧……”
连郭律师也从息事宁人的角度出发,劝她:
“陈总,对方既然松口愿意调解,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适当补偿,尽快了结?诉讼耗时耗力,成本不低。”
“私了?为什么要私了?如果我们这次基于所谓的‘人道主义’让步,花钱买清净,那等于告诉所有人:善良等于好欺负,善举是可以讹诈的买卖。
今天是他们看李奶奶不在了,敢在这里故意摔一跤。
明天,就可能是别的什么人,在别的需要帮助的地方,用更下作的手段去讹诈别的热心人。
这个头不能开,这个风气绝不能助长!”
郭律师从业多年,见过太多权衡利弊后选择破财免灾的当事人。
陈姗姗这样为了一件在很多人看来不值当大动干戈的小事,就如此寸步不让的,实在少见。
他也收起了劝说的姿态,保证道:“我明白了,陈总。这个案子,我们奉陪到底。”
然而,证据越是对陈姗姗有利,对方的反扑就越是无所不用其极。
监控录像清晰无误,同住老人的证言也一致指向对方家属教唆老人故意假摔讹诈。
眼看在法律层面毫无胜算,那两家人竟开始狗急跳墙,使出了最下作的手段——造谣。
他们不再提“摔伤”的事,转而开始在街坊邻里间散布各种恶毒的谣言:
有的说这个民间互助养老点是“无证经营的黑窝点”,污蔑这里条件脏乱、管理混乱;
“什么互助养老?就是个没牌照的黑作坊!里面吃的用的都是最便宜的次货,克扣老人的钱!”
“听说里面卫生条件极差,老人身上都长了褥疮,他们根本不管不顾!”
“谁知道背地里在干什么勾当?说不定还非法集资,骗老人的养老钱!”
更恶毒的是,他们开始给陈姗姗本人泼脏水,编造一些不堪入耳的黄谣,说什么:
“一个年轻女人哪来那么多钱搞慈善?还不是靠卖笑换来的”
“还真说不好,哼,长得一副狐媚子样,不知道是给哪个大老板当‘小情儿’才换来的启动资金。”
有些人说得有鼻子有眼:
“她啊,专门勾搭有妇之夫,被原配当街打过才跑回我们临城躲风头的。那钱啊,来得不干净!”......
这个案子是年前开始的,造谣是在过了年两个月后开庭前夕。
这事,陈姗姗起初并没有告诉家人。
还是王云和徐然考完科目四,听一起学车的学员谈论起这件事,才听说。
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八卦人的名字,王云是听到这个养老点的地址,猜到故事的主人翁是自家女儿。
当即去仓库找女儿。
难怪这丫头过了年之后很长时间都泡在仓库,原来是有事瞒着她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