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真一脸严肃:“姗姗,当初那么难得局面,是你们把我们娘俩从泥潭里拉出来,我这生活刚好,就要出去单干,这都成什么人了?”
她这几年攒下来的钱,早就够租个店的了。
之所以还是没有分出去,就是觉得一旦分出去,依照二哥二嫂的性子,肯定不会要她的“分成”了。
陈姗姗早就料到二姑会是这个反应。
她不急不躁,给陈真真面前的茶杯续上水,声音放得又轻又软:
“二姑,您这么说,可就太见外了。咱们是一家人,说什么拉不拉出泥潭的?当初要不是您来帮衬,店里最忙那段日子,我爸妈也撑不下来。”
她坐下来,认真地看着陈真真:
“咱们关起门来说句实在话,现在不是您靠着饺子馆,是饺子馆靠着您的卤味招揽客人呢。
好多老主顾来,点一份快餐,必带一份卤味,甚至有人专门为您的卤味来,顺带才吃咱家饺子。”
“这是好事啊二姑!说明您有这个本事,这门手艺,值更大的台面。”
陈姗姗语气热络起来,
“我爸那人您知道,嘴笨,心是好的。
他跟我妈商量这事,不是觉得您占了地方,是真心觉得,把您这金凤凰圈在我们这小饺馆里,是委屈您了,是耽误您挣大钱了!”
见陈真真神色稍缓,但嘴唇紧抿着,陈姗姗知道话说到了她心坎里,又加了把火:
“二姑,您想想,要是您有个自己的亮堂门脸,招牌就写‘真真卤味’,来的客人都是冲您的手艺。
到时候,您不仅能卖现在这些,还能添点凉菜、米饭,做成快餐模式。收入都归您自己核算,那多痛快?”
“再说了,”
陈姗姗挽住陈真真的胳膊,带着点小女儿的撒娇语气,
“这哪叫单干呀?咱们还是一家子。
我爸妈都说了,铺面我们帮您找,启动资金要是紧张,家里先给您垫上。
头半年,您做的卤味,饺子馆还照样帮您卖,给您托着底,让您稳稳当当地起步。”
她一番话,有情有理,有实打实的支持,更有对陈真真价值的充分肯定。
陈真真紧绷的脸终于缓和下来,眼圈微微发红,她拍了拍侄女的手,千言万语,都化在了那一声带着哽咽的叹息里:
“你们啊……真是……”
看二姑这反应,陈姗姗知道她是同意了。
二姑这一世有了相爱的人,有了可以自力更生的手艺,已经是彻底跟上辈子的泥潭绝缘了。
......
这事既然定下来,后面的动作就快了。
饺子馆之前虽说是给二姑的卤味单独留好了窗口,但到底有些小。
只不过饺子馆两边一个是卖茶叶的,一个是卖鞋的,好像都没有要转租的意思。
托吴信帮忙打听后,最终在盘下了对面的一间70来平的小店。
谈价格、签合同、找工人改造厨房...
忙碌了半个多月,小店终于初具雏形。
开业当天,阳光正好。
陈真真并没有要二嫂的钱,她自己完全足够用。
不少饺子馆的老主顾特意过来捧场,门口摆满了花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纪明带着派出所同事们送来的那一排。
这份心意,既是祝贺,也无声地为这家新店增添了一份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