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教育活动(2 / 2)

要么是毕业之后犯了事、吃了牢饭的“反面教材”上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忏悔;

要么就是考上985、211的学霸,或者进了外企当上高管的精英回来传经送宝。

像她这种情况的,好像还真没听说过有谁被请回去发言的。

电话那头的耿老师笑了,似乎是早就料到她会拒绝似的:

“姗姗,你这想法就过时啦。现在社会多元化,成功又不只是一条路。我们老师之间开会也讨论过,不能唯学历论,要树立更多元的榜样。”

电话那头的耿老师收起嘴角的笑,微微郑重了一些:

“说实话,老师知道你的事儿。

听说你没读大学,但自己创业做得风生水起,开了店,生意做得挺大,是不是?这比单纯会读书更有说服力啊!

能给那些成绩可能不拔尖,但脑子活、肯吃苦的孩子打气,让他们看到希望。

这不比单纯请个名校生来讲怎么刷题更有意义?”

陈姗姗握着电话,心里快速盘算着。

作为重生者,未来十年,社会对“成功”的定义会越来越宽,可眼下毕竟是2011年,学校能主动迈出这一步,还真不容易。

也怪不得人家能稳坐多年的教导主任,这思想觉悟就是高。

她得把握好这个机会,既不能显得太骄傲,又得把真实想法说出来。

“老师,您这么说,我倒是有点受宠若惊了。”

她笑了笑,稍稍提了下自己的担心:

“其实我也不是推辞,就是觉得……这事儿可能没那么简单。

您想啊,我这种没走寻常路的,万一上台讲完了,有家长觉得‘这不成鼓励孩子不读书了吗?’那不就给您和学校添麻烦了吗?”

电话那头,耿老师“哎”了一声,似乎摆了摆手(虽然看不见,但陈姗姗能想象出他那个习惯动作):

“你这孩子,想得还挺多。学校既然请你,肯定是考虑过这些的。

现在讲究的是‘因材施教’,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死读书嘛。

你可以挑点创业的经验讲讲?比如怎么踏实做事、怎么把握机会?”

一直趴在她脚边的‘雨点’似乎是不满主人的冷漠,毛茸茸的狗头,蹭了蹭她的裤脚。

陈姗姗安抚性地揉了揉狗头,才顺着老师的话头接道:

“经验倒是能讲,不过老师,我有个想法……既然要请‘多元榜样’,那活动形式能不能也稍微变一变?

别搞得太像‘忏悔大会’或者‘成功学讲座’。

比如能不能弄成座谈式的,让几个不同经历的毕业生一起聊,氛围轻松点,学生也更容易听进去。”

耿老师那边安静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他声音带着点兴奋:

“哎,你这个提议不错。我回头跟德育处商量商量。不过姗姗,你可别想溜啊,主角还是你!这样,你先准备个简单提纲,过两天我再联系你,咱们细聊。”

“成,那我先琢磨琢磨。谢谢老师信任。”

陈姗姗应了下来。

挂掉电话后。

扫了眼群里不断跳动的消息:大部分还是深扒林薇和郑广芝的后续。

她没吱声,默默继续翻下一个聊天框。

这年头,人设和真实之间,好像没有多少人真的在乎!

只是塌房的时间长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