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安面色如常地抬起头,对薛自明嘱咐道:
“这次来队的家属不少,又是咱们头一回办这种聚会,保障工作一定得做到位,让大伙儿感受到部队的温暖。”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尤其是那些大老远拖家带口赶过来的,得更细致点儿。提前问清楚他们几点到、住哪儿咋安排,得让人家过个踏实年。”
“嗯,这个我也有想到,已经安排好了。”
薛自明回了句。
这次聚会,是张易安带着团里拿到名次之后提议办的。
说起来这批学员也确实争气,虽然没有冲进前三的,但好歹是刚入伍第二年的新兵,能有十个人挤进全团前一百。
尤其陈军、于小牛和文飞还冲进了前五十,这成绩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当然,也离不开连长和指导员平时一点一滴的带教。
团长张振国因此特意提出要表彰,张易安就想起去年在老连队时,中秋也搞过类似的活动。
这一想,他脑海里就冒出那个自称“老娘”的虎姑娘来……
鬼使神差的就是想多了解她一些。
当然,也惦记陈叔和婶子做的那一口家常菜,光是想想都觉着馋人。
在家属院,瞧见陈军父母在厨房里忙活的背影。
一个切菜一个掌勺,偶尔侧头说两句话,灶台上的热气氤氲着窗玻璃。
他怔怔地看了会儿,恍惚间好像看见多年前自己家也是这般光景。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他嘴角那点不自觉地笑意就淡了下去,眼神也跟着黯了。
父亲当年因公殉职,母亲身体本来就弱,听到这消息没撑住,没隔多久也跟着走了。
这些事,一晃都快十年了。
握紧拳头,把思绪拽回来。
说到底自己只是陈军的连长,总不能没事就往人家里跑。
正好借着这次比赛成绩,干脆提议办个家属聚会,总算能名正言顺见一见。
当然也不是所有家属都能来,家属院容量有限。
最后定下规矩:这次比赛连队前十名的战士,家属可以自愿报名,提前登记人数和关系。
和薛自明又对了对过年期间的执勤安排和轮休计划,两茶缸水见底,正事也聊得差不多了。
张易安抬腕看表,十一点整。
“老薛,食堂快开饭了,我先行一步。”
自打陈家人离开,他又恢复了食堂、宿舍、训练场三点一线的生活。
临近春节训练量减了,伙食标准反倒提高了,结果个别兵开始挑食浪费。
张易安皱皱眉,果然队伍一放松就容易出毛病。
薛自明一把收起材料:“等等,我也去。”
“嫂子什么时候走的?”张易安问了句。
“就…前两天。”薛自明答得含糊。
“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安排人去送送嫂子。”
“送啥呀,拢共也没多少行李。”
“可这都快过年了,怎么不干脆等过了年再走?”
按薛自明的职级,杜鹃本是可以随军的。
张易安之前问过他,薛自明只说老家爹娘年纪大了,身边离不开人照顾。
张易安还建议过他把二老接来,薛自明却推说老人身体不好,经不起长途奔波。
张易安不便多劝,只是心里觉得杜鹃嫂子真不容易,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还要伺候公婆。
薛自明显然不愿继续这话茬,一把揽过张易安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