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也正好过来好好瞧瞧。
小区确实有年头了,都快二十年了。
规模不大不小,二十多栋五层高的楼,并不怎么规律地排着。
因为这边山多,整个街区的道路也不像老家临城那样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而是顺着地势延展。
这些楼房也就依着山势,错落地建在坡地上,有的楼栋朝向都微微偏着。
当初她看房时,是建议过选个更新、规划更整齐的小区,但陈父陈母态度很坚决:老两口住,图的就是个方便清静。
这里生活气息浓,买菜看病都方便。
加上当时决定得急,价格虽比周边略高一点,但好在楼层是三楼,不用爬太高,106平的小三室,还带个能放杂物的小车库。
最关键的是,这里离弟弟陈军所在的军校,开车不到一小时,已经是能在兼顾生活便利前提下,离儿子最近的选择了。
她坐了将近四十分钟,发现小区里活动的确实以中老年人为主。
也可能是快过年的原因,也有不少年轻夫妻或者人经过。
更多的是沿着坡路慢慢散步、遛狗、或是提着菜篮子悠闲走过的叔叔阿姨。
又过了几分钟后,熟悉的聊天声顺着坡道传了上来。
“你说姗姗这丫头,突然就跑回来,也不说一声……”
“肯定是想咱们了呗!估计那几天把她吓着了……”
陈姗姗坐在长椅上,脸上已经扬起大大的笑容。
谁知,老两口一边聊着,一边顺着坡路往上走,目不斜视地就从她面前走了过去,直奔单元门。
愣是没瞧见旁边花坛边坐着的女儿。
她心里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爸妈!”
只好提高音量叫住他们。
王云先是一愣,扭头看见她,手里沉甸甸的购物袋差点没拿稳,脸上随即笑开了花:
“哎哟!你这孩子,真是的。坐这儿干嘛呀,多冷啊!”
陈真海赶紧先把媳妇手里的袋子都接过去,王云则转身快走几步,伸手就要去拉女儿的行李箱。
“妈,没事,我自己来就行。”
陈姗姗侧身避开,看了眼父亲两手拎着的大号购物袋,
“你们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呀?”
“哎呀,没多少没多少!”
王云笑着,
“这不是快过年了嘛,超市打折,就多囤了点年货。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真海两手不得空,只能用眼神表达着喜悦,嘴角咧得老大,催促道:
“外面冷飕飕的,别站这儿聊了,快上楼快上楼!”
“对对对,快回家,妈晚上给你做好吃的。”
王云连忙附和,一家人这才热热闹闹地朝那个藏在坡道旁的单元门洞走去。
三人热热闹闹地爬上三楼。
行李箱是陈真海扛上去的,母女俩一人提着大袋子。
楼道里有点暗,声控灯反应稍慢,陈真海习惯性地清了清嗓子,灯才亮起来。
王云一边掏钥匙,一边念叨:“这灯该换了,老是接触不良。”
门一开,一股混合着淡淡饭菜残留香和阳光晒过被褥的味道扑面而来。
团圆节,就该跟最亲的人一起度过才圆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