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昨晚哭得多么狼狈,等第二天太阳升起,照样得擦干眼泪,让日子重新开始。
刘丽就是这么个人,再难的事,睡一觉就能冷静下来。
陈姗姗也默契地不再提起昨晚她的失态。
两人起了床,按原计划继续在广市转悠。
这几年,国家发展真是快。
尤其是广市,一年一个样。
路越修越宽,街面干干净净,高楼一栋接一栋往外冒。
陈姗姗看着窗外,心里有点痒。
也不知是不是落下了“职业病”,她现在走到哪儿,看见房子就想入手两套,哪怕手头的房子早已多得住不过来。
她没吱声,没想到刘丽一边看着路边新盖的小区,一边先开了口:
“姗姗,我琢磨着,想在这儿买套房。”
她转过头,语气很实在:“年年都来参展,前前后后得待两个多月,老住酒店不是个事儿。有个自己的窝,方便多了。而且你看这房价,一直在往上走……”
刘丽这话可以说是正中陈姗姗的心意。
两人都是行动派,既然动了买房的念头,第二天就开始张罗着看房。
核心要求很明确:首要离广交会展馆近,来往方便;其次要考虑保值和未来的潜力。
2011年元旦,广市的房价经过09年年末和10年的上涨,虽说价格不低,但还没到后来那样高不可攀。
她们重点看了琶洲一带的房子,这里正是广交会的所在地,新楼盘也多。
中介带她们看了几个小区,最终她们看中了一个步行到展馆也就二十来分钟的精装房。
房子不大,八十多平的两居室,格局方正,光线也好。
价格大概在一万七八千块一平米,总价算下来一百五十万左右。
考虑到是自住,又不往外出租,一个人住两室足够。
“这位置确实方便,”
刘丽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对陈姗姗说,“以后来参展,连车都不用开了。”
姗姗点头表示赞同。
她每次来广市也都是和刘丽一起,两人早就习惯了相互照应,若能买在同一处,往后往来就更方便了。
再说,不管买在哪里,只要不是烂尾楼,房子总归是笔保值资产,长远看亏不了。
眼前这套是现房,精装修,虽然不确定后续质量会不会出问题,但至少省去了她们折腾装修的麻烦。
两人一合计,都觉得合适,没多犹豫,很快就拍板订下两套挨着的两居室。
签合同、办手续,一通忙活下来,等到一切落定,已是2011年1月8号。
广市下着连绵的冷雨,空气里弥漫着南方特有的湿寒。
从房产交易中心出来,刘丽撑着伞,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低声嘟囔:
“今年这儿的冬天,好像格外冷啊。”
陈姗姗也把外套裹紧了些,应声道:
“是啊,阴雨绵绵的,骨头缝里都发凉。”
“姗姗,你发现没?自从咱们来这儿,半个月里拢共就晴了两天。你看那边...”
刘丽说着,伸手指向背光的一处地面,“是不是结冰了?”
陈姗姗眯眼细看,心头一紧:“还真是……”
她这次出门时,北方早已落雪,所以她带的都是厚衣服,来的时候,穿的是一件长款羽绒服。
原本以为到了广市就能换上毛衣,可这会儿她才反应过来:来了这么久,羽绒服压根就没脱下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