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过去。
有了两年的捐赠记录,这次相关部门的审批倒是快了,就是车不好找。
她也知道闫如玉现在在文旅局这“清水衙门”里当个科长的冷板凳。
日子也不太好过。
因此,原本她是没打算麻烦闫如玉的。
可灾区不等人,想想还是打电话过去,万一她有办法呢?
电话那头传来闫如玉略显疲惫的声音,背景里还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如玉,我姗姗啊。
陈姗姗不自觉站直了身子,那个......最近文旅局忙不?
还能忙到哪去?闫如玉轻笑一声,天天整理十年前的老档案,你找我肯定不是唠闲嗑吧?
是这样,我们往震区运物资缺大车,听说交通局那边......
闫如玉刚把手机贴在耳边,听到陈姗姗支支吾吾的请求就笑了。
她把手里的钢笔往文件上一搁,身子往后靠在椅背上,挑眉反问:
陈姗姗女士,我想你是对我的能力有了些许的误解?!
那个,我知道这事又给你添麻烦了...要不我再想想别的...
你物资准备好后,通知我。
闫如玉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轻飘飘地甩过来一句:
车人随叫随到。打断了陈姗姗未说完地话。
此刻陈姗姗头顶飘出几个字:
“闫姐、威武!!!”
不愧是曾经的市长秘书,说话办事绝不拖泥带水。
“闫姐,你窝在文旅局,屈才了呀!”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陈姗姗该说的好话那是一点不少。
“行了,有事就叫闫姐,没事就如玉,也就你这么双标了。还有事没?没事,我也要忙了。”
“得嘞,领导您忙。”
等电话里传来忙音,闫如玉转着椅子看向窗外。
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
临城这地方,以前靠矿吃饭,现在矿快挖完了,成了别人嘴里“资源枯竭”的城市。
要说特别吸引人的自然风景,还真没有。
除了个刚开园、还在慢慢建的古城,就剩下一处讲革命历史的红色旅游景区了。
陈姗姗多次捐物资救灾...
闫如玉眼睛一亮,拿着钢笔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节拍,这不就是个现成的机会吗?
为啥不能把这次救灾行动,跟推广临城旅游绑在一块儿搞?
闫如玉办事向来雷厉风行。
她立刻打开电脑,噼里啪啦敲起键盘,把脑子里的想法整理成方案,又打印了几份关键资料。
拿着文件,走到走廊尽头,敲响了局长办公室的门。
“进。”
闫如玉推门进去,看到鲁局长正戴着老花镜看文件。
她走到办公桌前,把手里的方案轻轻放在桌上,
“鲁局,有个事儿跟您汇报下。您看啊,这次地震救灾,咱们临城也有人出钱出力,动静不小。这波关注度、或者说‘流量’,您想不想接住?让它变成咱们旅游宣传的东风?”
她说着,手指点了点方案封面,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