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员工的待遇也得跟上。
陈姗姗给他们每人工资都涨了500块,另外再加店里销售额的提成。
这么算下来,在锦华街这一片,他们店员的收入绝对算得上拔尖儿了。
两个店面的招聘,陈姗姗都没插手。
她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
生意要想做大做强,总不能事事都自己亲力亲为吧?
那不得累死?
她现在得把主要精力放在线上这块。
今年线上店铺上了不少新款手串,销量还不错。
曹宝珠现在打包速度练出来了,手快得很,一个小时能麻利地搞定一两百单。
空出来的时间她就穿手串,一点不闲着。
陈姗姗发现,曹宝珠自从谈了恋爱,干活儿反而比以前更卖力了。
她有点好奇,有天趁休息时就问:
“宝珠,卫长青不是说车房他负责,赚的钱都给你管,还保证要是他敢出轨就净身出户吗?条件这么好了,你咋还这么拼?”
没想到曹宝珠一听,眉头就蹙起来了,很认真地反驳:
“那是他的钱!我妈从小就教我:‘女孩子不能总过着手心朝上的生活。不管咋样,自己得有一套小窝,那是给自己留的退路,不能总看别人脸色过日子。’”
陈姗姗听了,心里有点惊讶,甚至有点触动。
这道理,她自己可是活了两辈子才得来的教训,没想到曹招弟这么早就悟透了,还教给了女儿。
曹宝珠接着又说:“而且……我也想帮长青分担点。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挺不容易的。”
好吧。陈姗姗明白了。
这姑娘心里有主意,既清醒又体贴。
她想了想,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宝珠,要是真想买房,听我一句,趁早。”
她不能把话说得太透,只是点到为止。
至于她们听不听,那就是她们自己的选择了。
曹宝珠确实是不懂,但是她把陈姗姗的话传给母亲曹招弟。
曹招弟本就有想贷款买房的心思,听陈姗姗这么一建议。
立马拍板决定:“买。”
曹招弟平时做事干净爽快,买房也是麻利地很。
从决定要买房,到看房、签合同,拢共不到半个月,就买下。
考虑到上班的问题,买在锦华街对面的房龄8年左右的次新小区。
面积80平左右的三楼,付了首付。
剩下的贷款,贷了十五年的,每个月还500块。
以后攒够钱再全款还上就好。
这房子是装修过的,装修时间也才五六年,曹招弟预支的两个月工资,把里面的墙面重新粉刷一遍。
另外买了床。
沙发这些家具,等之后发工资再慢慢添置...
相比曹招弟母女俩,徐然更忙。
她的新房装修找的是给陈姗姗家装修的装修队。
买房的事,除了陈姗姗外,没人知道,所以从选瓷砖到买五金都是她自己操心。
一个多月的时间整个人瘦了七斤。
也算是意外之喜。
(每次坚持不住的时候,看到一直跟读和催更的读者,又有了写下去的勇气,感谢宝子们的阅读????????????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