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啦,你这盆冷水泼得正是时候!
陈姗姗笑着往后一靠。
想通了?闫如玉接过丁玉磊手里的水壶,给自己续满水杯。
何止想通,简直醍醐灌顶。
陈姗姗是真心感谢闫如玉。
活了两辈子,她都是普通老百姓,从没接触过官场。
想的也有点简单。
看来老祖宗说的没错,她确实是有些飘了。
这一世有了点小钱,就以为钱能解决九成问题,现在看来:剩下那一成才是要人命的。
是她着相了。
闫如玉见她恢复轻松自然的神态,知晓她是把自己说的话听进去了,冲她笑笑点了点头。
“那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这次换陈姗姗问闫如玉。
丁玉磊替她回答:“我们想在临城周边转转,顺道回趟老家,把以前错过的时光补回来。”
“老家?陈姗姗疑惑地望向闫如玉,你不是土生土长的临城人?
“我父母是江城市知青下乡过来的。”
丁玉磊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迟疑地看向身侧人。
闫如玉指尖在玻璃杯上拨了两下,没什么不能说的,都过去三十多年了。
“小玉父母也是同批的,当年都在临城下属的柳树沟插队。”
陈姗姗耳朵竖起,这、有故事哇!
我们两家长辈是七三年下乡时认识的。
都在临城柳树沟插队,又都是新婚不久,自然走得近些...
所以也因着这个原因成了好友。
丁玉磊父母下乡前在大学教书,后面大学全面取缔。
下乡后负责扫盲教学,倒也没受什么苦。
反观闫世宽两口子,因为成分问题,没少受磋磨。
不过,好在有当时的村长江向伟(那会儿还没发现矿)和丁玉磊父母暗中资助,闫世宽也能吃饱穿暖。
1976年秋:知青返城政策松动。
丁玉磊父母是79年的时候拿到返乡资格,但当时两人就已经决定留在村里继续教书,不回城了。
彼时,丁玉磊也才1岁。
他们就把这两个名额让给闫世宽两口子。
闫如玉垂眸转着温水杯,说道:
偏巧那年暴雨冲垮了柳树沟的粮仓,闹起饥荒又赶上瘟疫......
我妈当时怀我八个月,营养不良还染了疟疾。接生婆用锈剪刀剪的脐带,产后高烧到四十一度。
丁玉磊握住她手腕,接过话茬:
闫叔当时连夜冒雨去县城找药,回来时脚下一滑摔下山坡。等被人救回来,一条腿骨折,还伤了......
他顿了顿,生育功能。
当时村里封了三个月,江村长把他的表侄女接来帮忙。
闫如玉嘴角扯出冷笑,
八一年落实政策回城,我爸领着温小霞和我一起离开柳树沟村...
闫如玉清冷的声音落下,包厢里再次陷入沉默。
丁玉磊把她跟前早就冷掉的水倒到自己杯子里,随后又给她添了一杯温的。
闫如玉接过水,两人相视一笑。
陈姗姗却想到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