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去临城买房(1 / 2)

跟上次来临城时候的紧张不同,这次陈姗姗的心态明显放平不少。

还是找了辆三轮车,5块钱直接到锦华街。

这时候的锦华街跟后面成为临城市最繁荣的商业街不同,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陈姗姗还记得07年的时候在这上过几个月的班,是一家饰品百货小店,老板是温州那边的。

这条商业街一半都是浙商,一半是本地中产买的。

三人从头逛到尾,加上他们一共也没十个客人。

而且街头开门的商家也不到一半,街尾就基本大半是贴了转租转让的告示。

陈姗姗挑着几家转让转租的打了电话。

也大致了解现在的挂牌价。

商业街面积最小的20平左右,大的两百多平(街头的位置。)

挂牌卖价是1800元\/平方,租金才10元\/平方\/月,远低于其他地段的20元的价格。

陈姗姗探了口风,这个售 卖 价还可谈。

心里也有了大致的价位,一家人在街头的超市那里买了瓶水,陈姗姗戴上口罩。

因为戴着口罩遮住十八岁的相貌,只露出超出这个年纪的眼神,看起来成熟稳重。

最主要的是别人看不到你的表情,就猜不透你的想法,方便陈姗姗讨价还价。

临城市到底是市区,县城没法比的是,这里已经有不少中介了。

锦华街街头左边隔着两间门店就是有一家‘诚信房产中介’。

玻璃门上也贴满了出售出租的告示。

陈姗姗粗粗扫了几眼,大多数是周围的小区和锦华街的商铺。

中介面积不大,看着也就30平的样子,一台电脑,一个穿红裙子的女同事坐那玩电脑。

看着有客人进来,连忙笑着招呼人进来坐下。

陈姗姗三人穿着在台县买的新衣服、新鞋。

陈真海夫妇好歹这段时间见识了帽子叔叔、拆迁办等等,只要不说话,看起来也有几分气质。

陈姗姗开门见山:“我们想买锦华街的商铺,你们这有合适的推荐吗?”

红裙女中介眼睛一亮,热情地说道:

“有有有,锦华街的商铺我们有不少资源。您对面积、价格有什么要求呢?”

陈姗姗淡定地说:“面积都可以,主要是价格要优惠点。”

女中介连忙在电脑上查找相关信息,一边找一边说:

“您眼光真好,锦华街以后肯定有发展潜力,现在入手很划算的。”

不一会儿,她找到了几套符合要求的房源,详细介绍起来,还拿出照片给他们看。

陈姗姗仔细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女中介都很有耐心一一解答。

“您贵姓?如果方便的话,我也可以带几位去看看商铺,都是好位置。”

“陈。”

“陈老师,您看这几套价位怎么样?我这边都有钥匙,可以随时去看。”

在鲁省这边,一般称呼某某老师,是一种尊称,就像在浙省那边称呼人某老板、老板娘一样。

陈姗姗也正打算去看看,现场挑毛病,才能压低价格嘛。

“可以是可以,我看店里就你一个人...”

“不碍事,我锁上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