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催吐成功了,但是黄金救援时间是一个小时,可县城来这里最快也要一个半小时(主要是路太破。)
最后跟医院那边协商之后,去镇上的卫生所汇合。
村长调来拖拉机,带上孙大壮,孙大壮的父母一起往镇上去。
至于小雨妈妈过来,应该也是村长家人跟她村的村长打电话通知过来的。
陈真海说完后,一片沉默。
陈姗姗起身去给爸妈倒点水,这才发觉好像没有昨天那股子沉闷劲儿了呢!
是不是说昨晚她悟对了?
就是要行善事才能解除禁制?
下午时间陈姗姗又试了试,扶了下差点摔跤的妈妈、拯救打架的鸡鸭、喂了差点饿死的蚂蚁......
可是都没有身体轻松的感觉。
由此得出结论:
一,必须是针对人的善事;
二,不能是家人;
三...没有三,三还在尝试。
下午陈真海夫妇没有出去,而是把家里的拖拉机修修。
准备再去拉草卖。
这个“草”不是青草,是镰刀割下来的麦秆,然后卖到镇上的草场。
重生回来两天了,没有手机、没有电话,除了查资料不方便外,陈姗姗竟然觉得还挺惬意。
不熬夜、不刷手机,感觉看东西都是清澈的。
她看着陈真海检修拖拉机,突然想到一件事。
“爸,我奶家的骡子棚推好了?”
陈真海手上的活没停,嘴上平静地说:“不清楚。”
有猫腻,爸这反应怎么跟之前不一样?
之前奶家的活都是先干的。
看来父亲不是完全愚孝,还有救?
有些事还是要说清楚比较好,爷奶偏心老大和小老六,家里排行老二的陈真海出苦力。
爷奶一共活下来六个子女,三儿三女,男女单论,老大老二都是儿子,也就是大爷和陈姗姗的父亲陈真海。
老三是女儿,也就是大姑。
老四和老五也是女儿,分别是二姑和三姑。
最小的老六是儿子,也是爷奶最宠的幺儿,我们都叫六叔。
地里的体力活大部分是老二陈真海去做,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的活都是大姑在做。
大姑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读过书的。
也是最操心的,从陈姗姗记事开始到中年早逝,每年过节大姑都给各家准备炸丸子、炸果子等等,即使我们这些小辈也都有。
人常说溺子如杀子,这话太对了。
俗话说:大儿子老小子,老太太的命根子,中间夹个二杠腰!
爷奶最宠的老大和小老六,一个不孝、一个懒惰。
反而是最不受宠的老二陈真海和大姑、二姑,是家里最孝顺的,也是爷奶压榨最多的三个孩子。
这个小拖拉机和割麦机,就是刚流通到农村的时候,爷奶买来给六叔用的,但是却没钱,一套机器大概六千块,其中五千多块都是找陈真海‘借’的。
那可是陈真海一家四口牙缝里一点点省出来的,也不知怎么地被爷奶知道了,软磨硬泡的给借走了。
当初说的很好,六叔给人割麦子,一亩地10块钱,收入一半用于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