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龙箭甲研究院,项目启动大会。
能容纳五百人的阶梯会议室里,座无虚席。
台下坐着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工程师。
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领域里响当当的人物。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台上那个年轻人身上。
顾逸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衬衫,手里拿着一个激光笔,懒洋洋地靠在讲台边。
“咳咳,各位大佬,各位前辈,各位技术大牛们,早上好啊。”
他清了清嗓子,露出了一个标志性的灿烂笑容。
“长话短说,咱们今天聚在这儿,就为了一件事。”
“造一台,全世界最牛x的光刻机。”
“我知道,这玩意儿难,特别难,堪称地狱级难度。”
“ASL搞了几十年,我们想用一两年就追上,说出去都没人信,跟讲笑话似的。”
台下一片安静,许多老专家眉头紧锁,表情凝重。
这确实不是笑话,而是压在每个人心头的一座大山。
“但是!”
顾逸话锋一转,提高了音量。
“难,就不搞了吗?”
“别人有,我们就必须有!而且还要有更好的!”
“我这人比较实在,不喜欢画大饼,咱们直接来点干货。”
他按动激光笔,身后的大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结构图。
那是一张光刻机的完整拆解图,被分成了无数个细小的模块。
“整台光刻机,我们初步拆分成了四百个独立模块。”
“从今天起,在座的各位,将组成四百个独立的项目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攻克一个模块。”
“你们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研究院都会无条件支持。”
“只有一个要求。”
顾逸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在五个月内,完成你们各自负责的模块研发!”
“哗……”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五个月?
四百个模块?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至于最核心的几个部分,比如光源系统、物镜系统。”
“还有最重要的工件台和掩模台同步运动控制系统……”
顾逸顿了顿,用激光笔在图纸最核心的位置画了个圈。
“由我,还有冯云凯,吴浩青他们,亲自带队攻克。”
他环视全场,一字一句地说道。
“各位,我知道时间很紧,任务很重。”
“但我们没有退路。”
“与此同时,我们的合作单位,航空二院。”
“会同步进行1纳米军用级芯片的生产工艺升级和产线改造。”
“等我们的光刻机落地,他们的产线也要准备就绪。”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们必须赢!”
他的话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会议室里,之前还弥漫着凝重和疑虑的气氛,此刻却被一种莫名的激昂所取代。
是啊,没有退路了。
那就干吧!
“我宣布,1纳米光刻机项目,代号‘燎原’,正式启动!”
…………
时间,在争分夺秒的科研攻关中飞速流逝。
五个月,一百五十个日夜。
整个龙箭甲研究院和数百个协作单位,都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
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推倒重来。
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杯苦涩的咖啡。
终于。
8月10日。
一个值得被载入史册的日子。
当最后一个模块的研发成功报告提交上来时,整个项目组沸腾了。
四百个独立模块,全部研发成功!
与此同时,顾逸带领的核心攻关小组,也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