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次是运气好,误打误撞搞出了名堂。”
“但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做研发,还是要脚踏实地,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
“不能被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给误导了,知道吗?”
邱少华觉得自己这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用心良苦。
既解决了顾逸的“困惑”,又对他进行了善意的引导和教育。
然而,他并不知道。
他和另外三位总师,此刻还沉浸在“顾逸只是借鉴了外形”的认知里。
他们还没来得及仔细消化那份研发日志里的全部内容。
那份被他们匆匆扫过,却足以颠覆他们整个认知体系的研发日志。
在解决了“版权”这个心头大患后,几位总师的心情平复了许多。
他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份日志。
这一次,他们看得无比仔细。
之前因为太过震惊于灵感来源,很多细节都被忽略了。
现在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看下去,每一个人的呼吸都开始变得急促。
【二月三日,晴。等离子体在磁约束下的能量逸散问题初步解决,稳定性提升百分之三十。】【聚变供能核心的小型化方案验证通过,理论输出功率稳定。】
【五月十七日,阴。为动力装甲加装能量护盾联动系统】
【可将聚变核心的能量瞬间引导至全身力场发生器,形成全覆盖式能量屏障。】
【七月一日,晴。聚变核心输出功率优化完成】
【极限负载状态下,动力装甲可负重八百公斤进行五十米障碍冲刺。】
【能量载体弹匣设计定型,单弹匣可容纳三百发标准能量射击单位。】
【七月十五日,多云。为等离子步枪增加能量输出调节旋钮,共分三档。】
【一档常规射击,二档穿甲模式,三档……过载模式,威力巨大】
【但对枪管负荷极高,暂不建议常规使用。】
日志上的记录,就像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四位总师的心脏上。
这……
这他妈是研发日志?
这确定不是科幻小说的设定稿吗?
郭明远的手指都在颤抖。
他死死地盯着日志上关于等离子步枪的描述,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难以……难以想象……”
“等离子能量的稳定化和小型化应用”
“这是我们龙航科研究院啃了十几年的硬骨头,到现在都还没取得突破性进展……”
“他……他一个刚毕业的学员兵,是怎么做到的?”
邱少华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
那是一种混杂着狂喜、骇然、还有深深的自我怀疑的复杂神情。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不远处那个依然站得笔挺的身影。
“也就是说……”
他的声音有些发飘。
“刚才的测试里,他只用了常规射击模式?”
“那个所谓的能量护盾,他根本就没开启?”
“他展示出来的,可能还不到这套装备全部性能的三分之一?”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
但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测试场再次陷入了死寂。
一种比之前更加沉重,更加令人窒息的死寂。
如果说,之前他们是被顾逸的灵感来源给“雷”到了。
那么现在,他们就是被这套装备恐怖到不讲道理的性能参数,给彻底“震”傻了。
“一个划时代的军工产品。”
许久,邱少华才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他的眼神里燃烧着一团火。
“这东西一旦技术成熟,足以彻底改变未来单兵作战的模式。”
“不,是改变整个陆军的作战体系!”
“它的诞生,足以在龙国乃至世界军工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临海和郭明远重重地点头,眼神中的激动与震撼无以复加。
唯有元志超,在极致的震惊过后,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哭笑不得的古怪神情。
他看着顾逸,幽幽地叹了口气。
“论性能,这套‘战锤’动力装甲,绝对不亚于二战时期任何一款名垂青史的经典军工产品。”
“甚至在历史地位上,犹有过之。”
“但是……”
他话锋一转。
“那些经典装备,哪一个不是在残酷的战争需求下”
“由无数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呕心沥血催生出来的。”
“他这个倒好……”
元志超摇了摇头,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个离谱的事实。
“诞生缘由,竟然只是因为看了一部电影。”
“这……这比那些因为战争需求催生的装备,草率了不是一点半点啊。”
此言一出,邱少华、郭明远、周临海三人也是一愣。
随即,他们都反应了过来。
是啊。
如此伟大的,划时代的产物。
其诞生的契机,竟然是如此的……儿戏。
四位总师不约而同地,用一种既无奈,又欣赏,还带着几分见了鬼的意味难明目光。
齐齐望向了不远处的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