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装备制造与考核变故!(1 / 2)

七月初的国防科大。

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们已经完成了答辩,穿着崭新的常服。

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整个校园都沉浸在一种轻松而又伤感的氛围里。

除了兵器工程系的教学楼。

这里依旧灯火通明,气氛压抑得像是高考前夜的自习室。

走廊里来回走动的,都是顶着黑眼圈,头发乱得像鸡窝,满身机油味的准毕业生。

对他们来说,真正的毕业大考,现在才刚刚开始。

装备制造阶段。

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终极考验,也是决定他们未来去向的最后一关。

顾逸站在自己的工位前,看着系统界面上即将抵达终点的解析进度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虽然还差最后的一点点,但整体的技术图纸已经生成。

剩下的,不过是一些无伤大雅的边角优化,不影响核心功能。

他终于可以开始动手了。

…………

三天后,学校的精密制造车间内。

刺耳的金属切削声与激光焊接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

顾逸戴着护目镜,神情专注地操作着一台五轴联动机床。

他的面前,等离子步枪的枪身轮廓已经初步成型。

充满了科幻感的流线型设计,与周围那些傻大黑粗的传统枪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旁边的另一个工位上,动力装甲的各个部件也已经完成了粗加工。

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具被拆解的钢铁巨兽。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

直到他开始进行核心部件的制造。

“妈的,玩儿呢?”

顾逸看着材料申请单上被划掉的一长串名称。

以及仓库管理员那张爱莫能助的脸,额头的青筋突突直跳。

“同学,不是我不给你批。”

“你要的这些,什么‘记忆钛合金’、‘高密度储能晶体’、‘超导线圈’……”

“别说咱们学校的仓库,就是整个长沙城的军工仓库都未必有。”

管理员大叔嘬着牙花子,一脸的为难。

“这些都是尖端实验室里才有的宝贝,你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用得着这么夸张吗?”

顾逸的心沉了下去。

他知道这些材料金贵,但没想到会金贵到这种地步。

系统给出的都是最优解,可他忘了,最优解往往也意味着最昂贵的造价。

“那……那有没有性能接近的替代品?”

“替代品?”

管理员大叔在系统里翻了半天,指着屏幕上的几种合金材料。

“喏,这几种特种钢和复合材料,算是咱们学校能拿出来的最好的货了”

“性能嘛……大概只有你申请的那些材料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百分之三十。

顾逸的眼角抽搐了一下。

这已经不是性能打折的问题了,这简直就是骨折。

用这些材料造出来的等离子步枪,可能开两枪枪管就得熔了。

动力装甲的关节强度也会大幅度下降,搞不好一个高强度机动就得散架。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有啊。”

管理员大叔指了指外面。

“自己花钱买。”

顾逸沉默了。

他打开手机银行,看着自己账户里的余额。

一串不算短的数字。

这是他四年来的全部津贴,加上各种奖学金,一分没动,全都攒着。

可这笔在普通学生看来堪称巨款的积蓄,在那些动辄以克计算的尖端材料面前,渺小得可笑。

他咬了咬牙,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从几个特殊的渠道采购了一小部分核心材料。

但依旧是杯水车薪。

最终,他不得不做出妥协。

在保证核心功能的前提下。

将大部分非关键部位的材料,都替换成了学校仓库里能找到的那些“骨折版”替代品。

耐久性,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又过了几天,当顾逸将最后一颗螺丝拧紧。

看着眼前这两件充满了后现代科幻风格的造物时,心中没有半分喜悦。

它们的外形堪称完美。

等离子步枪枪身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哑光黑。

蓝色的能量管线在枪体内若隐若现,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力。

动力装甲则以银灰色为主色调。

充满了力量感的肌肉纤维束与厚重的装甲板结合在一起,宛如一尊沉默的战神。

可只有顾逸自己知道,这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脆弱的本质。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

他摘下手套,用沾着油污的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自嘲地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手机嗡嗡地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母后大人。

顾逸的太阳穴又开始隐隐作痛。

他走到车间外,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划开了接听键。

“喂,妈。”

“哎,儿子!毕业设计做得怎么样了?累不累啊?”

电话那头传来林桂兰女士一如既往的热情关切。

“还行,快弄完了。”

顾逸靠在墙上,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

“那就好,那就好!妈就知道我儿子最棒了!”

林桂兰先是一顿猛夸,然后话锋一转。

“那个……儿子啊,等你毕业了,是不是有几天假?”

“嗯,有几天。”

顾逸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那个……你孙大娘你还记得吧?”

“就是住咱们对门那个,她有个邻居的外甥女,跟你差不多大,今年也刚毕业。”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