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对手的万言书(2 / 2)

他的面前,坐着几个面色凝重、气息沉稳的中年人,他们都是赵立春在京城留下的、最核心的政治资源。

“好一个祁同伟,”老者缓缓放下报告,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好一个‘数据恐怖主义’,好一个‘汉东新军’。”

“首长,”一个中年人沉声说道,“沙瑞金在汉东,已经彻底失控了。他纵容这个祁同伟,胡作非为,把汉东变成了他们二人的‘独立王国’!京海的案子,他们办得就极其粗糙,强行把李达康同志拉下水,已经引起了很多老同志的不满。现在,他又在汉东搞这一套,再不制止,后患无穷!”

“是啊,首长!”另一人附和,“我们收到消息,赵老的儿子赵瑞龙,最近在汉东的经济布局,也遭到了这个祁同伟的恶意阻挠。此人,已经成了我们最大的绊脚石!”

老者缓缓闭上了眼睛。

许久,他才重新睁开,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决断。

“汉东的‘成绩’是有的,但‘问题’……也是触目惊心的。这个祁同伟,是把‘双刃剑’,用得太快,太狠,容易伤到自己,也容易伤到……大局。”

“我同意你们的意见。”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接中央督导办。”

“我提议,立刻成立一支高规格的‘中央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督导组’,进驻汉东。”

他顿了顿,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补充道:

“名义上,是去‘总结汉东经验’,向全国推广。”

“但实际上,”他的声音,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是去好好地‘审查’一下,这个所谓的‘汉东模式’,到底是沙瑞金的‘功’,还是他祁同伟的‘过’!”

……

当天下午,一份标注着“特急绝密”的红头文件,被送达了汉东省委书记沙瑞金的案头。

沙瑞金看着那份由中央督导办下发的、关于“督导组”即将进驻汉东的通知,以及那份长长的、由京城“大佬”们钦点的督导组名单,他那张一向平静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看了一眼名单最下方那个“副组长”的名字。

那是一个他熟悉,也让祁同伟熟悉的名字。

他缓缓拿起电话,拨通了政法委的专线。

“同伟同志,你现在立刻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沙瑞金的声音,前所未有的沉重。

“京城,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