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选择汉东的未来(1 / 2)

吴春林知道,他输了。

他精心准备的那份“考察报告”,在这一刻,已经变成了一份天大的政治笑话。

但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将这场早已注定结局的戏,演到最后。

……

第二天上午,考察工作正式结束。

吴春林亲自将那份凝聚了他全部政治智慧的《关于新增省委常委提名人选的最终考察报告》,呈送到了省委书记沙瑞金的案头。

他走进那间象征着汉东最高权力的办公室时,姿态谦恭,神情坦然,仿佛自己真的是一个刚刚完成了一项艰巨而又光荣任务的、忠诚的下属。

“瑞金书记,”他将那份厚厚的报告轻轻地放在桌上,语气沉稳,“考察工作已经全面结束。我们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总的来看,两位提名人选,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情况也比较复杂,还需要省委的领导们,来最终定夺。”

他说完,便知趣地退了出去,将一道看似“两难”,实则充满了陷阱的选择题,正式摆在了沙瑞金的面前。

沙瑞金没有立刻翻看。

他只是静静地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看着窗外那片广阔的天空,许久,才缓缓地,打开了那份报告。

他看得很快,那双深邃的、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迅速地扫过那些早已在他意料之中的、充满了官样文章的文字。

在关于张伟的部分,报告的行文充满了温暖的、四平八稳的赞许——“长期扎根基层、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善于顾全大局”、“能够团结各方力量,在干部群众中拥有良好口碑”……

而在关于祁同伟的部分,报告则是一篇充满了偏见的“捧杀”与“暗贬”的杰作——先是用了一整个段落,高度赞扬了他在一系列大案要案中“无可争议”的巨大功绩,但紧接着,却用了整整三页的篇幅,详细地罗列了关于他“作风霸道、独断专行”、“不善于团结同志,在系统内外树敌过多”等一系列“值得警惕”的负面评价。

沙瑞金缓缓地合上了报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就在这时,秘书白处长将另一份文件,轻轻地放在了他的桌上。

“书记,这是省委宣传部和省信访办连夜整理的、关于昨晚‘守护归途’慈善晚会的全网舆情汇总和群众来信摘编。”

沙瑞金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将这两份报告,并排摆在了一起。

左边,是吴春林那份充满了官僚智慧和程序算计的“组织意见”,它将祁同伟描绘成了一个能力出众、但却可能破坏班子团结的“孤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