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 > 第191章 一份来自公安厅的“报告”

第191章 一份来自公安厅的“报告”(1 / 2)

在高育良为了那两把看不见的“权柄”,在省委大院内纵横捭阖、合纵连横的同时,祁同伟却出奇的低调。

他没有去拜访任何一位常委,也没有参加任何一场足以巩固人脉的饭局。

省公安厅顶层那间巨大的、象征着汉东警界最高权力的办公室,大门紧闭,谢绝了所有试图探听风声的访客。

这反常的“静”,让整个汉东官场都感到了一丝不安。

没人知道,这位刚刚掀起滔天巨浪的年轻省领导,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祁同伟将自己独自一人,关在这里,整整三天三夜。

期间,除了新任的心腹林峰,按时送进一些简单的饭菜和几壶滚烫的浓茶外,他不见任何人,不接任何电话。

巨大的办公桌上,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件,而是摊开着几十份来自全国乃至世界顶级警务系统改革的案例分析。

从纽约市警察局的“pStat”系统,到香港警队的IcAc联动机制,再到重庆“打黑”时期的经验与教训……

他像一个最专注的学者,又像一个即将发起总攻的将军,在人类警政史上最恢弘的智慧宝库中,贪婪地汲取着养分。

烟灰缸里的雪茄烟蒂,从几根,变成了一座小小的、灰白色的坟茔,见证着这场无人知晓的、高强度的头脑风暴。

他知道,老师高育良的奔走,只能为他争取到“人和”。

但在沙瑞金书记那样真正的顶级政治家面前,要想获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占据“天时”与“地利”。

他要亲自撰写的这份报告,就是他为沙瑞金,也为自己,准备的、足以扭转乾坤的“天时”!

第三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办公室里的尘埃照得清晰可见时,祁同伟终于停下了笔。

他一夜未眠,双眼布满了血丝,但他的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他面前的桌上,静静地躺着一份厚达万字的、凝聚了他前世今生所有思考与抱负的战略构想——《关于构建新时期汉东省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战略构想》。

这与其说是一份工作报告,不如说是一份充满了铁血意志的政治宣言,一篇旨在彻底重塑汉东警界的“出师表”。

在报告中,他用最详实的数据和最冷酷的逻辑,以近期吕州和京州的一系列大案为案例,深刻地剖析了当前汉东公安系统内部“政”强“党”弱、监督体系形同虚设的巨大弊病。

“……公安队伍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刀柄必须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当前‘政’强‘党’弱的局面,导致行政命令与思想建设脱节,是滋生官僚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温床。吕州警界之所以会系统性沦为赵家的保护伞,根源就在于党委领导的虚化!”

“……监督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悬在每一名干警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前的督察体系,更像是‘事后追责’的消防队,而不是‘防患于未然’的预警机。必须建立一个由最高领导直接指挥的、垂直独立的督察长制度,才能真正做到刮骨疗毒,清除队伍内部的害群之马!”

最后,他图穷匕见,用充满了力量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三权合一”的宏伟蓝图。

“……只有将党的领导、纪律监督、行政指挥三权合一,形成一个权责清晰、反应迅速、令行禁止的指挥中枢,我们才能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公安铁军,才能应对汉东未来更复杂、更严峻的挑战……”

整份报告,格局宏大,逻辑严密,不仅完美地论证了祁同伟兼任党委书记和督察长的必要性,更是将一次看似属于“汉大帮”的政治扩张,升华到了关乎整个“汉东未来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

他缓缓地将这份沉甸甸的报告,装进一个绝密的牛皮纸文件袋,用火漆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