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原本与刘海峰、王建民走得较近的常委,都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祁同伟,被沙瑞金点了名。
“同伟同志,你是省厅的厅长,也是主管全省政法的副省长,对京州的情况最了解。你的意见呢?”
祁同伟缓缓站起身,他没有谈论赵东来的功过,而是将一份文件,分发给了在座的每一位常委。
“各位领导,这是我们省厅情报中心刚刚整理出来的一份报告。”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报告显示,自从刘海峰倒台,京州政坛陷入‘权力真空’以来,市内各类刑事案件,特别是涉黑涉恶性质的团伙犯罪,抬头趋势明显。一些过去被我们打掉的黑恶势力,正在利用这个空窗期,企图死灰复燃。”
他身后的屏幕上,出现了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照片。
“京州,不能乱!京州的两千万人民,需要一个绝对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祁同伟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铁血意志,“我完全同意高书记的意见!京州市公安局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瞻前顾后、随时可能被替换的‘代理局长’,而是一个能够立刻拍板、敢于负责、能够带领全局三万干警向黑恶势力亮剑的‘铁腕局长’!赵东来同志,在近期的工作中,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就是这个人选!”
这番话,有数据,有立场,更有来自民心向背的巨大压力。
沙瑞金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祁同伟已经将这道人事任命题,变成了一道关于“汉东稳定”的政治必答题。
“我同意育良同志和同伟同志的意见。”他一锤定音,“稳定压倒一切,强将方能治乱世。我提议,正式任命赵东来同志为京州市公安局局长。”
最终,在沙瑞金、高育良、祁同伟三人的强势推动下,任命以高票获得通过。
……
消息传到京州市公安局时,赵东来正在办公室里,处理着堆积如山的内部整顿文件。
当他从电话里听到省委常委会的最终决定时,他那张一向不苟言笑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握着电话的手,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
他知道,他赌赢了。
他不仅保住了自己的位置,更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关键跃升。
他挂断电话,没有片刻的犹豫,立刻拨通了祁同伟办公室的保密电话。
电话接通,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发自肺腑的语气,沉声说道:“祁副省长,感谢组织的信任。我赵东来,从今天起,就是您在京州,最坚固的一面盾牌。”
电话那头,传来祁同伟那平静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东来同志,这不是结束,是开始。把京州守好,把队伍带好,不要辜负人民的信任。”
赵东来放下电话,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那片他无比熟悉的城市,心中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