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常委会上的“公审”(2 / 2)

“大风厂事件,数千名工人围堵市政府;岩台县事件,数千名村民围困中纪委调研组……这些,都不是孤立事件!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可怕的现实——我们京州市的官民关系,已经紧张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临界点!”

他将报告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一个失去了民心支持的领导,无论他的Gdp数据有多么亮眼,他都是一个失败的领导!我提议,为了汉东省的长治久安,为了修复我们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省委应该对李达康同志的工作,进行组织调整!”

他的发言,如同发起了总攻的冲锋号。

墙倒众人推。

曾经支持李达康,或者在他和高育良之间保持中立的常委们,在看到那份详实的数据报告,在感受到沙瑞金那沉默的、却不容置疑的态度后,纷纷倒戈。

一位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同伟同志反映的情况,确实值得我们警惕。农业是根本,不能为了城市建设,就牺牲农民的利益嘛。”

紧接着,省军区的政委也开口了:“稳定压倒一切。京州作为省会,它的稳定,关系到全省的大局。现在看来,确实存在一些不稳定的隐患。”

“我同意育良书记和同伟同志的意见……”

“京州的问题,确实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

李达康坐在那里,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他看着那些曾经对他笑脸相迎、称兄道弟的“同僚”,此刻正争先恐后地对他落井下石,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最后,省委书记沙瑞金开口了。

他的声音平静而威严,为这场政治审判,做出了最终的判决。

“组织的爱护,不仅体现在提拔重用上,也体现在及时的调整和保护上。让一个干部在他不合适的岗位上继续干下去,既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也是对干部本人的不负责。”

“考虑到当前京州的复杂局面,我同意常委会的意见,对李达康同志,进行组织调整。”

他宣布,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上报中央组织部批准,李达康同志将不再担任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职务,调任西北某省人大,担任一名无足轻重的副主任。

一个政治强人的时代,就此,黯然落幕。

当沙瑞金宣布完决定,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避开了李达康。

他缓缓地站起身,没有看任何人,只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然后,迈着依旧沉稳的步伐,走出了这间埋葬了他政治生命的会议室。

他的背影,依旧笔直,却充满了英雄末路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