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期中考(1 / 2)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实验楼三楼的走廊已经飘着淡淡的咖啡香。

杨晚栀抱着保温杯站在302考场门口,看见顾明夜正低头翻看错题本,晨光透过他的镜片,在笔记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南无恙把历史考点卡片往校服口袋里塞,被南安然拍了下手背:“考前看这个没用,放轻松。”

数学——七点四十五分

李老师抱着试卷走进来,金属鞋跟敲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警示音。杨晚栀把三支不同粗细的笔摆成直线,指尖在最细的那支笔杆上摩挲——这是顾明夜送的,说演算时用细笔尖更省纸。

试卷传到手时,她先扫了眼附加题。最后一道解析几何的图线像缠绕的藤蔓,她深吸一口气,从选择题开始攻克。

算到第三题的函数单调性时,指尖突然顿住,草稿纸上的导数符号写反了。斜后方传来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顾明夜正匀速书写,他握笔的姿势永远那么稳,拇指和食指捏在笔杆三分之一处,像用尺子量过。

杨晚栀擦掉重算,余光瞥见南无恙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他面前的草稿纸画满辅助线,铅笔头都磨圆了,却还是没算出立体几何的二面角。

南安然倒是从容,笔尖在填空题上跳跃,遇到复杂的计算就停下来转两圈笔,银质笔杆在灯光下划出流畅的弧线。

收卷前十五分钟,杨晚栀终于啃下最后一道大题。抬头时看见顾明夜正在检查试卷,他用红笔在错题旁画小三角,动作认真得像在雕琢艺术品。

交卷时两人的试卷不小心碰到一起,杨晚栀看见他的附加题写得好满,脸颊突然有点发白。

语文——十点整

阳光爬上窗台时,白书妍正对着作文题《等待》出神。她转着笔杆看向沈以墨,对方已经写了半页草稿,字迹清瘦有力,标题“等待是沉默的生长”上,笔尖在草稿纸上轻点两下,示意她看窗外——晨雾散尽的操场上,有只麻雀正耐心地啄着地砖缝里的草籽。

杨晚栀卡在古诗文默写的“艰难苦恨繁霜鬓”,笔尖悬在半空。忽然想起上周在图书馆,顾明夜指着《登高》的注解:“杜甫的‘苦’藏在细节里,你看‘潦倒新停浊酒杯’,连喝酒都成了奢望。”她恍然大悟,笔尖迅速落下,墨水在纸上晕开小小的黑点。

南无恙的现代文阅读答得飞快,笔尖在“作者情感”的横线上写得密密麻麻,连标点符号都占了一格。南安然则在文言文翻译处停了笔,指腹轻轻敲着“既东封郑”的“封”字——这个词她昨天查了三遍词典,确认是“使……成为边境”的意思才敢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