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299章 庆功与“展望”未来

第299章 庆功与“展望”未来(1 / 2)

陈默把手机塞回口袋,一抬头,宴会厅的灯恰好全亮了。大厅里人影绰绰,大多是熟面孔——军工所的老技术员,实验室的同事,三三两两聚着说笑。他停在门口没急着进去,听着里面传来的碰杯声和谈笑声。

苏雪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端着杯果汁,见他进来,轻轻颔首。他走过去在她身旁坐下。

“刚才是港城那边的电话?”她问。

“嗯。”他应了声,“谈完了。”

她侧头端详他,“你脸色不太对。”

“昨晚没睡好。”他扯出个笑,“想事情想得晚了。”

她说:“王振国的事已经了结了,别总放在心上。”

他没接话,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边缘泛着白,是这几天熬夜熬的。抬眼望向大厅前方,军工所的那位代表正和几位负责人低声交谈。那人穿着军绿色呢子大衣,左胸别着国徽徽章,说话声不高,但周围的人都微微倾身听着。

音乐停了,灯光暗了几分。主持人上台说了几句开场白,场子渐渐静下来。

军工所代表走到台前,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今天召集各位,是要正式宣布一件事。”他声音沉稳,“通信卫星计划进入第二阶段,技术团队将重组升级。经上级批准,东区实验室陈默同志,被任命为新阶段核心成员,负责总体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攻关。”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陈默站起身,摘下眼镜,用袖口慢慢擦拭镜片,动作仔细得像在调试精密仪器。重新戴上眼镜时,他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

他走上台,接过那份任命书。纸张厚实,摸起来略带粗糙。他低头看了眼封面上的红头标题和编号。

“谢谢。”他说,“我会尽力。”

台下又响起掌声。

回到座位,苏雪递来一杯水。他接过来抿了一口,水是凉的。

沈如月坐在对面,本来正低头玩着叉子,听到宣布结果后猛地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她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主持人请了几位技术人员发言,讲的都是“稳步推进”“加强协作”之类的常规内容。

陈默安静听着,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了两下。

轮到他讲话时,他站起身,没拿讲稿。

“我们打赢了一仗。”他说,“不是靠某个人,也不是靠某个团队,是靠所有人守住了底线。王振国想让我们停下,但我们没有。”

他顿了顿。

“现在,该我们往前走了。”

台下响起细微的议论声。

他继续说:“接下来五年,我们要做三件事。第一,建成低轨通信组网系统,实现全国覆盖;第二,研发抗干扰加密协议,确保数据绝对安全;第三,建立地面同步接收阵列,让信号落地更稳更快。”

他的语气很平静,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

“这些不是远景规划。”他翻开随身带的记事本,展示了几页手绘草图,“这是我们的任务清单。”

有人凑近细看,发现那些图纸虽然潦草,但结构清晰,标注详尽。

军工所代表站在一旁,眉头微蹙。

等陈默说完,他走上前,语气沉稳:“目标很好,但资源有限。我们得考虑现实条件。”

陈默点头,“我明白。”

“现在国家投入已经很大,如果再追加预算,必须有明确的回报周期。”

“回报周期三年。”陈默说,“三年内完成组网测试,五年实现商用部署。”

代表沉默不语。

陈默注视着他,“我们落后过,也被人封锁过。但现在不一样了。技术在变,世界也在变。如果我们还按部就班,就会再次掉队。”

大厅里鸦雀无声。

苏雪悄悄伸手,握住他的手腕。她的手心微湿,但他没有挣开。

过了几秒,军工所代表轻叹一声,“你说得对。光防守不行,得进攻。”

他转身面向众人,“从今天起,支持东区实验室牵头推进这三个方向。资源优先调配,人员随时补充。”

掌声比刚才更热烈了。

沈如月突然站起来,椅子向后滑开发出轻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她。

她脸颊泛红,声音带着颤:“陈老师!我要当科学家!我不想只修机器,我想造东西!我们要一起创造历史!”

说完她自己先愣住了,似乎没料到会喊得这么大声。

全场静默一瞬。

随即不知谁先鼓了下掌,接着整个大厅都响起了掌声。

陈默看着她,唇角微扬。

“好。”他说,“我们一起。”

沈如月坐回去,低头翻开笔记本,用力写下一行字:我要当科学家。写了又划掉,改成:我一定要当科学家。然后在

有人端着酒杯过来敬酒,陈默浅尝一口。白酒辛辣,呛得他轻咳一声。

苏雪接过杯子,“少喝点。”

“没事。”他说,“今天高兴。”

她注视着他,“你其实没那么高兴,对吧?”

他看了她一眼,“我在想下一步。”

“下一步已经开始了。”

他点点头,望向窗外。夜空澄澈,几颗星子清晰可见。

“知道吗?”他说,“以前我觉得,只要做出成果就行。现在发现,光做出来不够,还得跑得快。”

她静静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