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能接触到昨晚事件核心信息的,不超过五个人。
他打开加密邮件系统,给港城的技术支援组发了新指令:加快干扰编码系统的部署,优先覆盖教授办公室和军工所的联络通道。
十点二十三分,高温炉冷却完成。
陈默戴上隔热手套,打开舱门,取出那块材料。表面光滑如初,不见任何裂痕或变色。他在显微镜下仔细检查了三分钟,确认晶格结构完整,只有极轻微的位移补偿。
“不错。”他低声自语。
男人凑过来:“你真不打算立即上报?”
“再测两次。”陈默把材料放进密封袋,“我要确保这不是偶然。”
“你这个人啊……”男人摇摇头,“太过谨慎了。”
“搞材料科学的,不能靠运气。”陈默收起样品,“要么万无一失,要么干脆不做。”
男人看了眼手表:“行吧,我回去汇报。但你要记住,时间不等人。”
“我知道。”陈默送他到门口,“三天后,我会提交完整报告。”
门关上后,他回到主控台,重新调出昨晚的监控。这次他放慢速度,仔细观察那个假电工撕纸条的动作。
四十三秒的停留,不是为了换衣服。
是在确认任务细节。
他放大垃圾桶的角度,勉强辨认出纸条上的两个数字:7和4。
不清楚是编号还是时间点。
他保存下这个片段,准备让技术组做图像增强。
正要关闭视频,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
那个电工在靠近合成台前,曾抬头看了眼通风口。
不是无意的一瞥。
他的视线在那里停留,像是在确认某个位置是否存在。
而那里,正好藏着摄像头。
如果他不知道监控的存在,不会特意去看。
说明他知情。
或者,有人告诉了他。
陈默坐直身子,打开内部权限日志,查询昨晚哪些人访问过实验室的安防系统。
列表跳出来三个名字。
其中一个,让他目光一凝。
他盯着那个名字沉默片刻,打印了一份访问记录,放进文件夹,标注“待查”。
起身走到高温炉前,他伸手摸了摸炉门。
金属触感冰凉。
但在他脑海里,下一个实验方案已经开始成形。
加入记忆合金微粒,让材料在受热时自动修复微裂纹。
这不是简单的改进。
是质的飞跃。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背面画了个简易的结构图,写下几个关键参数。
然后合上本子,放在主控台最显眼的位置。
他知道,一定会有人想方设法来看这个本子。
而当他发现谁最先忍不住动手,内鬼的身份就清楚了。
窗外阳光洒进来,落在操作台上。
陈默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他轻声自语:“老师,您教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我现在也用来算计人了。”
重新戴上眼镜,他打开电脑,调出电报机的频率记录。
屏幕上,一段异常波形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频率,和昨晚那个电工工具箱里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他记下数值,标为“关联证据b”。
点击保存,关闭页面。
他坐回椅子,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落在主控台角落的一个小按钮上。
那是紧急数据销毁装置。
只要按下,所有本地存储都会瞬间清零。
但他没有按。
他在等待。
等待下一个前来试探的人。
电话又响了。
他看了眼来电显示。
还是张教授办公室的号码。
他接起电话,声音平静:“老师,还有什么事?”
“小陈,”对方语气严肃,“刚才军工所的人来电话,说你的材料出了大问题,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