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巨响,大地震颤。橘红火焰从底部喷涌,瞬间照亮整片戈壁。火箭缓缓上升,起初慢得像凝固,随后越来越快,拖着长长尾焰刺向天际。
人群爆发出欢呼。有人跳着鼓掌,有人偷偷抹眼角。
苏雪没动,侧头看了眼陈默。他还站着,双手插兜,目光紧追那道升腾的轨迹。
“想什么?”她问。
“想十年前,我们连台不跑频的收音机都造不出。”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穿透喧嚣,“现在,能把信号送到三万六千公里高的轨道上。”
她没接话。
“但这不够。”他继续说,“别人走五十年的路,我们要二十年跑完。接下来,我要让中国科技,领先世界五十年。”
林晚晴听完笑了,举杯碰碰他的保温杯:“这话我记着了。下次发布会,我替你说。”
苏雪终于伸手,轻轻握住他手腕。她的指尖微凉,但握得扎实。
火箭已飞出大气层,变成天上一颗快速移动的光点。地面指挥中心传来确认:“星箭分离成功,卫星入轨正常,太阳能帆板展开,遥测数据稳定。”
掌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热烈。
有记者扛着摄像机冲过来要采访。林晚晴立即迎上前挡在两人面前:“现在不行,让他们静静。”
陈默没看镜头,也没动。他仰着头,直到那颗星彻底消失在视野里。
“下一步怎么走?”苏雪轻声问。
“先回实验室。”他说,“有些东西该处理了。”
“哪些?”
“所有早期手稿和未加密的草图。”他收回视线,望向远方地平线,“它们的使命完成了,不必再留。”
她点头,没多问。
林晚晴走回来看表:“我得赶下午的飞机,港城还有董事会。”
“去吧。”他说,“等下一代技术成型,第一个通知你。”
“光说不练可不行。”她眨眨眼,“我等着签第二份投资协议呢。”
她转身走出几步,又回头:“喂,你俩真不去喝碗羊肉汤?我知道有家特别地道。”
“改天吧。”苏雪说,“他今天走不快。”
林晚晴笑笑,挥挥手走了。
风还在吹。
观测台上的人陆续散去,只剩他们俩还站着。
“其实你早知道,这天不会太远。”苏雪说。
“知道。”他点头,“但没想过真来临时,是这种感觉。”
“什么感觉?”
“像考试交卷前最后一笔。”他低头看自己的手,“写完了,还得等判分。”
她轻轻靠在他肩上,幅度小得几乎察觉不到。
“分数早定了。”她说。
他没应声,只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慢慢覆在她手背上。
远处,发射塔的灯光一盏盏熄灭。监控屏上的轨迹线稳定延伸,代表那颗卫星正在轨道上平稳运行。
地面的一切都安静下来。
他忽然说:“我想去张教授办公室看看。”
“现在?”
“嗯。有些事,该亲手了结。”
她松开手,转身走向停车区:“我开车送你。”
最后回望一眼天空。
那里空空如也,又仿佛盛满了整个未来。
车门关上的刹那,他摸了摸胸前口袋,里面有张折得方正的纸条,写着一组频率代码。那是昨天深夜收到的最后信号测试反馈,来自遥远太空的回响。
他没打开看,只把它压进笔记本夹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