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弯腰捡起,轻轻掸了掸灰,重新放回桌上。
“我知道您不信。”他说,“很多人一开始都不信。可事实不是靠谁点头才成立的。它就在那儿,等有人愿意去看。”
教授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如果这篇文章早十年发表……我们国家的微电子进程,至少能提前五年。”
“现在也不晚。”陈默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笔尖落在空白页上,“技术不会等人,但人可以选择追赶。真正重要的,不是谁写了它,而是有没有人愿意相信,并且动手去做。”
教授沉默了很久,最后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背对着房间说了一句:“下周省科委有个闭门会议,讨论民用通信设备升级的事。他们点了你的名字,让你准备一份材料。”
说完,他走了出去,脚步比来时慢了许多。
实验室重新安静下来。
陈默坐在原位,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未落。窗外的风把窗帘吹开一角,阳光洒进来,照在他摊开的笔记本上。
他写下第一行字:“下一代通信协议草案——基于蜂窝网络构想。”
写完,又顿了顿,在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楼下传来一阵车铃响,接着是自行车停稳的声音。有人走进实验楼大门,脚步轻快,边走边哼着一段评书调子。
陈默没有抬头。
他合上笔记本,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新的图纸,铺在桌面上。图纸角落用铅笔写着几个小字:无线局域网频段划分初探。
他拿起尺子,开始画第一条基准线。
门外的脚步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近,停在了门口。
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只纤细的手伸了进来,将一张纸贴在玻璃窗上。
是另一份专利证书。
落款日期是1984年3月7日。
陈默看着那张纸,嘴角微微扬起。
他继续画线,尺子压得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