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2)

“湛儿的一辈子还很长,也会遇到很多人和事;不管曾经与你多么亲近之人,只要做出了伤害你的事,便该断然远离;哪怕再舍不得,难过几日后还是要断舍离,否则,你便会一直被伤害。”

“一个人,尤其一个男子,除了为家人与爱人负责,更该为天下人尽一分心力,这才是担当;若是沉溺在一个人带来的影响中,如何还能遇到更好的人,又如何成就最好的你自己?”

小孩儿懵懂:“所以娘亲瞧不起爹爹,因为他为了一个女子便一蹶不振?”

李锦荣郑重点头:“正是如此,湛儿想想,你爹爹家世与能耐无一不缺;即便他曾经犯错,可若是他能痛快放下,在军中好好做事,未必不会成为一员猛将。”

也未必不会有另一个圆满的家。

就是她将李诗安送回去羞辱又如何,难道不能痛快杀了她,然后隐姓埋名另起炉灶么,这世间从来不缺机遇;可是苏霆却因为李诗安并不是他想象中的天上月失望堕落,又因受不了羞辱而自戕,这才是李锦荣最瞧不起的地方。

“人无完人,我们不该怕犯错,而是怕没有犯错之后承担的勇气,湛儿可懂了?”

就像苏霆这种不光彩的死法,势必会影响小孩儿;可是李锦荣希望小孩儿能明白,苏霆这个当爹的犯错,与他无关;便是日后遇到别人拿这点来攻击,小孩儿自己能坦然应对。

“娘亲希望湛儿明白,别人的错误若是与你无关,你便该坦荡立于天地间。”

而不是因为别人的攻击便开始怀疑自己。

这不是李锦荣多想,而是自古以来人们太过注重血脉与孝道;若是家里长辈犯错,再有各种流言蜚语,孩子们便会怀疑起家族,甚至怀疑自己与否定自己。

千百年来影响如此,世俗如此,很多人都避不开。

“湛儿要记住,只要你做到了己身无过,便该坦荡行走;这世间会有许多人与你产生羁绊,但这些人不该是羁绊你前行的因素。”

小孩儿懂了一点,也跟着点头:“娘亲说的湛儿懂了,只要湛儿严于律己,修正己身,便无愧于任何人,无愧于天地。”

孺子可教,李锦荣满意颔首。

而后说起不打算叫小孩儿去给苏霆送葬,语调还是淡淡:“坦白说,娘亲也知你若不去会叫人议论你不孝;可是湛儿也该知,一是你爹爹所为不配你去,二则因你还是个孩子,不该承受因他带来的种种非议。”

小孩儿就该做小孩儿的事,何必掺入大人的事情中;便是有人议论不孝又如何,小孩儿的祖父与娘亲都不允他去,又何来的不孝;难道只有对亲爹是孝道,对娘亲与祖父便不是孝道了?

该说的都与小孩儿说了,见他也真的懂了,李锦荣放下心,叮嘱他还如往日的作息与课业安排后,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婆母谢氏因她送回李诗安之事,到底是对她生出了芥蒂;即便定国公心思不变,可李锦荣还是习惯未雨绸缪;看来她还应该扩大勇毅商号的影响力,还有她自己的影响,确保小孩儿日后的前程是一条通天大道。

至于方才婆母还希望她这个曾经的世子妃去送一送苏霆,李锦荣早就抛诸脑后;苏霆有如今的下场,就是她一手推动,还要去送他最后一程?

他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