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2)

此时此刻,谢云深再也想不起与废太子之间的关系,脑子里都是李锦荣住在相府那些年的相处。

分明最开始,他也是欢喜祖母为他安排的婚事,喜欢李锦荣的;从她六岁开始,最爱跟在他身后,软软糯糯的唤表哥;那时候,有来相府赴宴的小孩儿欺负李锦荣,他也会将人护在身后。

已经护了她近十年,也曾在心中发誓会一辈子对她好的,怎么后来就变的面目全非了呢。

若是早知李锦荣有如此能耐,他又何必听从父亲所言,伏低做小与东宫周旋?

只要哄着李锦荣,相府与卫国公府资财与人脉联合,推翻雍朝岂不是更容易;到时以李锦荣曾对他的痴心,定是拥护他谢云深登基为帝,而她则心甘情愿为他征战天下···

谢月浅的一句怨恨说到了谢云深的心里,李锦荣怎就有如此深的心机;分明手握卫国公府传承,却死死隐瞒他们,叫他们的所有谋划皆成空。

此刻,他们谁都想不起来,是他们先变了心思,也是他们欺李锦荣一介孤女,才会那般好不留情想毁了她的名声。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再多的悔恨也挽不回被他们伤害的人,更挽救不了相府的颓势;谢云深安分缩在自己的院中,日日饮酒想象若是不曾发生过伤害李锦荣的光景;而谢月浅也收敛起脾气,任由王姨娘为她相看人家。

曾经的心高气傲此时都烟消云散,谢月浅只想快些嫁出去,以免被相府连累;甚至为了达成所愿,也不敢再对王姨娘甩脸子,安静跟着她去相看。

且不提都城如何调集大军,远在燕州的李锦荣一边忙到飞起,一边担忧在羌国的江时序;一开始她是不同意这人去羌国的,毕竟金逸知晓他是她的未婚夫。

如今她谋反之事已天下皆知,金逸自然也该清楚了她的身份;若叫他认出江时序,必然会将人扣下,与她商谈条件;这还是往好的方向猜测,谁知受挫的金逸会不会直接杀人。

然而江时序还是趁着她攻打朔州时去了羌国,只带了暗阁的几个人与他的几个心腹;幸好,墨星传回来的消息,这人还精通易容之数,如今正在羌国大皇子身边充当幕僚。

正如江时序所料,李锦荣的檄文宣告天下后,金逸便猜到了她是卫国公李无咎之女,后悔在延州时未曾发现,而后将人掳回羌国。

同时,金逸也更加振奋;原以为只是初见惊鸿,却不想他看上的女子还有如此能耐与胆魄,更想征服这个人。

因而,金逸与羌皇进言,趁着雍朝如今内乱,正是羌国出兵抢夺好处的好时机;别说,羌皇还真的动心,说不定趁着雍朝内乱,他们也能抢占中原,以后的日子更好过不是么。

但大皇子与一些守旧势力极力反对,按照江时序教的,大皇子苦苦劝谏;虽说如今雍朝内乱,但羌国想要进犯中原,必然绕不开李锦荣已建立政权的北境。

如今已知李锦荣是李无咎之女,得李无咎与历代卫国公真传,羌军对上李家人本就少了些气势;这可不是大皇子胡说,而是羌国被几代卫国公追着打,以致羌人提起李家人便色变。

而李锦荣麾下已有四十万大军,若真的惹怒她,她暂时放下攻打雍朝,转头打羌国又如何,岂不是平白惹来一身麻烦?

若真想得到好处,只有与人合作。

或是与雍朝合作,联合剿灭李锦荣,而后与雍朝要好处;要么便是与李锦荣合作,直接覆灭雍朝,而后与她划分疆域。

大皇子建议与李锦荣合作覆灭雍朝,只因雍朝不只有皇室,还有底蕴深厚的五大望族,难以讨要好处;李锦荣便不同了,她只有一个人,可直接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