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少人到东宫求见,劝谏太子换太子妃人选。
这些官员们痛心疾首,表明烽静将军连着两回闹出震惊天下的动静,实在是粗莽武将,本不堪为太子妃;如今又闹出容不下人,戕害姐妹之恶行,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般品性恶劣之人成为太子妃···
顾承宇怎会不清楚,这些人家中都有待嫁亲女,巴不得自家闺女能成为太子妃;好不容易京都传出流言,还越演越烈,这些人自然恨不能自家闺女取而代之。
他也学会父皇的做法,两手一摊很是无奈;与尚书令府的婚事乃陛下亲赐,他这个太子也不好反悔退婚;再则,烽静将军连番立下大功,父皇正是信重,孤更不能出尔反尔。
至于爱卿们所言烽静将军恶行···太子殿下表示他未曾听说,分明烽静将军是个忠君爱国的忠烈武将;若你们实在不甘心,拿出证据给父皇看嘛。
顾承宇与李砚安自然不能坐视不理,背地里早各自安排人手,也在京都推波助澜;他们的切入点是强调烽静将军两次大功,覆灭胡人王庭,为大梁开疆拓土;封州大案时又无惧上官,无惧皇亲国戚,一心只为百姓着想···
有趁火打劫的,自然便有忠肝义胆的正义之士;这番推波助澜,就有更多人站出来,道是有心人故意污蔑烽静将军,乃是嫉妒她连番立功。
一时间,京都陷入各种争吵,彼此不休。
于是,让李意绵现于世人面前,成了京都眼下最众望所归之事;这些个权贵之家也不曾想到,他们只是单纯想给李锦荣泼脏水,令她不能再胜任太子妃之位;如今竟因为京都的热闹,被架在火上烤的成了他们。
原本还是隔几日造访别庄的刺客,后来成了一夜好几波;李锦荣留下的这一百亲卫虽然拼命,却也有半数是才开始训练不久,自然吃力。
只是还不等队长派人去东宫求助,便有上百人着黑色劲装出来帮助他们;这波人比这些亲卫下手更利索和狠辣,亲卫队长好几次听到刺客中有人自报家门,说是哪府世子或嫡长子的,也都被那波人丝毫不犹豫的斩杀。
说到这里,队长还有些稀奇:“主子不是令我们每次迎敌时将那女子绑在院中,让她一次次期望又一次次绝望么。”
那几个公子看到形容憔悴的李意绵早心痛的不行,一个个表衷情会想法子将人救出去;稀奇的是李意绵的反应,从一开始的热切,到后面竟是满面仇恨。
“这些人都是去救她的,实力不济也是常情,那女人为何还要恨他们?”队长挠头,这分明是不识好歹,忘恩负义嘛。
少女嗤笑:“她确实是恨这些人。”
恨他们都是废物,就在京都,竟然连一个李意绵也护不住,更无法将人救出去;重生后的李意绵将希望都寄托在这些权贵子弟身上,费心周旋在他们身边,最后才知全都是废物,叫她如何不恨?
当然,最恨的还是李锦荣。
这些就不必与队长说,但李锦荣能揣测一二李意绵当时的想法;李意绵经历的上一世,李锦荣大抵只是粗通功夫,回了尚书令府后小心谨慎学习女子德言功容等方面的课业。
而后成为合格的太子妃、皇后,在李意绵看来,她分明走的是依附男人之路。
于是重生后的李意绵一改上一世的清冷孤傲,主动放下身段,亲近尚书令府,与皇子们及权贵子弟周旋,为的就是能在前世李锦荣的得意之处打败她,更要将她彻底踩入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