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2)

简直是···罪无可恕!

他这番忧国忧民,梁帝立即忘了方才还说烽静将军莽撞,怒意滔天;水至清则无鱼这道理梁帝一直都懂,因而对一些官员的贪墨之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太过,别让百姓流离失所都还能忍。

可实在想不到定国公竟会出卖大梁的利益,与漠北三十部合作!

正是如此盛怒,再听顾承宇禀报李锦荣已拿到北境军虎符,准备整顿军纪,严格训练,击破漠北三十部的进犯后,梁帝竟也不怪罪李锦荣胆大僭越之责,连连抚掌叫好。

“好!好!好!”怒意终于被期盼取代:“不愧是朕亲封的烽静将军,就需要如此胆魄与决断!”

还是如此的嫉恶如仇,忠君报国。

如果不是李锦荣,换成哪位将领去了北境也不会如此;他们或许会率领飞鹰军疲于奔命驰援,也或许会劝说定国公;更或许他们也会察觉定国公之罪,却也顾忌三皇子,秉着明哲保身的原则当做不知···

那么北境之事朝廷与梁帝还是一无所知,定国公依旧位高权重,还会继续欺上瞒下;可怜的是北境百姓,到死也不知是他们信任的朝廷与北境军辜负了他们。

身为一个帝王,怎会允许自己执政时期有此污点!

顾承宇及时提醒:“如今定国公等人已被控制,父皇该派人亲去接管审讯;且定国公如此地位与身份,为首的钦差该是重臣才好办事。”

虽然有李锦荣传回来的消息,但帝王多疑,自然该有其心腹重臣前去一看究竟。

李砚安更是提到重点:“陛下,定国公乃是三皇子舅父···封州大案便是他们为在北境私造兵器牟利,此次定国公被困,若三皇子殿下得知消息···臣担心京都有变。”

言下之意,您可别总念着那点父子之情与愧疚,任由三皇子逍遥了;兔子急了还咬人,万一三皇子得知消息,绝望之下来个破釜沉舟,发动宫变呢。

不得不说,尚书令大人深知打蛇捏七寸;一句话便提及之前的封州大案,再点明他们私造兵器;为何私造兵器,其用心都不用猜好罢。

果然,梁帝震怒,令贴身总管亲去给禁军统领传话,即刻围困三皇子府,任何人不得出入;再多的父子情,也经不住三皇子竟有谋逆之心;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梁帝再也想不起心中对顾承衍的那点子亏欠。

李维也不甘心当隐形人,抢着为闺女做点什么,说出来的亦是重点。

“陛下,虽说烽静将军拿到北境军虎符,到底是她忧心北境百姓冲动之举;您看钦差前去时,是不是也该带一道旨意?”

有了帝王任命,哪怕是临时接管北境军,锦儿立下的战功才是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