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2)

朝堂上与大晋的很多变化,皇都的人们最先知晓,而同样在皇都的镇国公府却好似远离了一切。

当年大婚三日后便前往西北的顾湛,虽在大婚时便被隆武帝封为镇国公,本来该前途无限;但随着几年前的废太子,朝臣们少有人提起这位废太子曾经最亲近的伴读。

而隆武帝偶尔看到西北的军报时会想起顾湛,却也恶心当初他收下那瘦马之事,只要西北军情安定,便没必要特意召他回京都。

真正的主子不在府里,又因顾湛曾与废太子的关系,权贵们几乎都开始疏远国公府,也就是那些老交情的武将们偶尔去看望老太君,人们也才简单知道些国公府的消息。

譬如老太君心疼孙儿在西北孤身一人,前两年便将帝王赐下的两位侧夫人送到西北大将军府,伺候顾湛;其中一位还算争气,去岁为他诞下一个小子,满周岁后便将接回皇都,由老太君亲自教养。

也有夫人曾在国公府花园见过李安瑾,当初的安瑾公主,如今的挂名国公夫人;据那位夫人说,原本曾在宫宴上见过安瑾公主,虽说一脸病容,却也有些公主气度;而如今见到人,差点就认不出。

形销骨立只是身形,最令人意外的是她看上去还有些疯癫之感;那夫人与她见礼说话,她不知回答不说,反而不停喃喃自语;细听之下,才隐约听见什么“不该是这样的···”,夹杂几句辱骂荣华公主之语···

那位夫人再不敢多听,匆匆与老太君告辞。

几位聊起来的权贵夫人难免心有戚戚,却又想到当年安阳长公主府春日宴之事,虽说陛下压下了那件事,但当时在场的夫人们不少,也能猜测到几分。

被陛下彻底厌弃的公主,老太君能养着已是仁义。

若她们是老太君,只怕还做不到如此大度;当年皇都谁不知荣华公主与顾湛的婚约,依照陛下对荣华公主的宠爱,顾湛的前程不可限量。

然而半路杀出一个安瑾公主,抢了长姐的准驸马不说,还因顾湛前往西北迁怒荣华公主,到底是做错了事。

都说夫妻一体,安瑾公主自己犯错,被褫夺封号,还连累镇国公也被陛下冷落;且不说陛下的态度,荣华公主转头嫁给摄政王,作为她曾经的准驸马,摄政王难道不会给镇国公使绊子么。

“唉,难怪说娶妻娶贤,同是公主,镇国公夫人到底与荣华公主无法比,只看镇国公如今的境遇便知,也不知他可曾后悔当年看走了眼···”一位夫人慨叹。

立即便有夫人接话:“这话不妥,陛下对荣华公主的盛宠天下皆知,便是用脚后跟想也该明白陛下的用意;当年的镇国公不过是喜欢柔弱无依的白莲花而已,做了选择就该想到如今的境遇,活该···”

夫人们不约而同点头,还真是这样;由此可见,老太君还愿意养着李安瑾,不曾用那些手段暗中解决了她,已是大度。

再看荣华公主如今声誉满天下,听说还有百姓在佛前许愿,求荣华公主康健长乐,富贵荣华一辈子···

这大抵是大晋独一份的待遇,人们不曾因荣华公主的锦绣荣华而心生嫉妒,或是暗中诋毁;只因人们的眼睛都能看到,公主只享受皇家俸禄,其余经商所得都回馈到百姓身上。

也因为摄政王对公主的支持,百姓们对他也改观不少;原本只是百姓心中的护国柱石,敬仰佩服之余总有些距离,如今却是真心实意的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