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接连两道旨意下来,萧策便明白了帝王的心思,眼里极快划过讽意。

方才先是令长公主与锦儿几人去了瑶华宫,如今又当着他的面重罚太子妃与李安瑾···显然,帝王不愿外命妇看到太子的窘态,更是将此次罪责尽数甩在太子妃与李安瑾身上。

凤眸闪过冷意,显然在帝王心中,他寄予厚望的储君更胜过李锦荣这个女儿;且荣华公主并未被伤到,惊吓都不曾有,帝王便觉重罚过参与其中的太子妃与李安瑾,便是交代。

若是所料不错,接下来帝王必然是当着他的面再狠狠责骂太子几句,再多便令东宫拿出些珍宝给荣华公主;今夜帝王必然在瑶华宫歇息,少不得令皇贵妃安抚住荣华公主,不要在提起此事···

帝王如此做法,萧策能明白;上千年来本就是男尊女卑,更何况太子是嫡长子,还是储君;何曾见过哪一朝的帝王越过儿子给女儿传位的,如此做才是人之常情。

然而,帝王到底看轻了萧策对李锦荣的真心;不过不急,萧策心总早有成算。

果然,隆武帝并未叫太子起身,站定在他面前,劈头盖脸便骂起来:“朕与太傅们便是如此教导你的,毫无容人之量?”

“不过是朕偏爱了锦儿几分,且锦儿向来尊重东宫,如今她又嫁出宫,到底能妨碍到太子什么大事,你竟纵容太子妃与安瑾想毁了她!”

太子被册立为储君十多年,向来都是被人奉承,父皇待他亦偏心不少,何时如今日这般被当众羞辱;对,太子并未领会到帝王的深意,只觉父皇如此重罚太子妃,就是在羞辱东宫。

再则还有太子又佩服又惊惧的摄政王站在一旁,且他与摄政王年岁相当;父皇如此奚落他,太子的脑子里根本再想不起其他,当即梗着脖子顶撞。

“父皇也知您最偏爱荣华,那您可知正是您的偏爱我们几个兄弟才容不下她!”

帝王愣住,眼中都是怀疑之色,甚至以为是他听错了,声音发颤:“太子你说什么?”

已经喊出了心中盘旋数十年的郁堵,太子索性不管不顾;先是历数这些年帝王给李锦荣的赏赐已越过他这个太子,甚至还有五千食邑···

“父皇可知权贵之家都是如何揣测的?”太子大声问。

分明父皇与他说过,最爱的便是他的母后;可自从母后薨后,瑶华宫的宠爱长盛不衰,好多人说母后在时也不曾有过如此盛宠;好些个权贵甚至猜测,帝王恐有令皇贵妃抚养一个皇子的心思,太子的储君之位堪忧···

“这几年儿臣过的胆战心惊,父皇可知?”

父皇为李锦荣指婚顾湛,偏又将顾湛定为太子伴读;镇国公府世代掌西北军兵权,本该是太子最稳固的势力;但李锦荣那般受父皇宠爱,且她本就生的貌美···太子根本不敢确保顾湛会一直忠心于他。

因这份忌惮,在发现李安瑾的心思之后,太子才多次暗中相帮,就是为了拆散李锦荣与顾湛的情意,令顾湛只能为他所用,然而···

“父皇丝毫不考虑儿臣为荣华寻的驸马人选,又为她赐婚摄政王;还允她经商、设立技艺学堂···民心都被她与摄政王所得,您叫儿臣如何忍!”

恰好李安瑾也恨不能将荣华公主拉入泥潭,不必自己动手,太子自然乐意帮点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