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般依偎在母妃身边,少女满足眯眼:“母妃还记得罢,女儿曾说过,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便是做了您的女儿。”
张罗主持起生意上这些事,李锦荣才深知这世道对女子多么苛刻;看到和经历的越多,越是感触深刻。
如果她不是母妃的女儿,便不会是大晋的公主,不会有令人忌惮的地位权势;如果她不是大晋的公主,任凭她再才貌双全惊艳世人,也没有足够的家世令她走到萧策面前,更得不到那人如今的百般纵容与照应···
最重要的,母妃教导她那么多,为她费心周全,才有她如今的学识与眼见,也才有她如今的思想与心胸。
让她不曾沉溺在自己的身份权势中,成为一个只知享乐的公主···
想对母妃说的太多,却又觉说出来亦是多余,母妃懂她。
果然,皇贵妃眼中也有了水意,轻拂女儿发丝,温柔道:“母妃亦欢喜与骄傲,我的锦儿这般聪慧通透。”
宫里这些年,看多了母子失和的戏码,皇贵妃如何不知,瑶华宫母女情深,令宫里多少女人眼红。
皇贵妃不过是昌宁侯府庶女出身,从小到大的经历,叫她明白世道对女子的诸多束缚与残酷;凭借着一点手段与心机,她越过府中嫡女,在选秀中得了帝王青眼。
而后善于察言观色,暗中琢磨与迎合帝王喜好,一路到了妃位。
锦儿说最幸福的是做了她的女儿,她则庆幸锦儿是她的女儿。
若没有锦儿出生的时机巧合,帝王又怎会给她贵妃之位;她小心翼翼迎合帝王心思,锦儿亦聪慧,才会得到帝王一直盛宠,才会有瑶华宫如今的地位。
正是自己经历过这些艰难,皇贵妃才不愿女儿日后成为一个只知享乐的公主,或是被驸马拿捏,成为男人的附庸;因而从小便严格约束锦儿,又为她请了那么多师傅教导。
多少回,皇贵妃看着女儿幼小的身影那般辛苦完成课业,也想过自己是不是要求太多;索性,她的锦儿不曾如其他皇子那般,将她的苦心当作束缚而怨怼。
甚至到了如今,锦儿便懂得她的苦心,还毫不吝啬表达的她对自己这个母亲的敬爱,皇贵妃如何不欣慰,又如何不感动。
此时的皇贵妃深有感慨,大抵她与锦儿是大晋最美满的一对母女;这一辈子,她深知帝王薄情,从不曾将心丢在帝王身上;偶尔也会觉有缺憾,可上天缺弥补了她最美好的母女情。
最令皇贵妃欣慰的,她的锦儿经过一劫,眼界与心胸不再局限儿女私情;锦儿的生意已初见规模,想来日后只会更好,亦会尽力为大晋排忧解难。
若只是这些,皇贵妃也不会如此骄傲;她的锦儿也看到了世道对女子的不公,筹谋着建立女子学堂,听说还想请民间的一些手工匠人,教授女子学会谋生技巧···
有摄政王的帮衬,皇贵妃相信,锦儿日后的成就,绝不仅仅是她期望的锦绣荣华。
便是深居后宫,皇贵妃亦知民心的影响,她有很强烈的直觉,日后锦儿必将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