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即使自己只是一串数据,木得情感这种东西,91号也知道李意绵重生后的种种行为确实祸国殃民。
而它选中的宿主,曾是大晋的镇国长公主,一生都以家国天下为己任;李意绵的行为,在宿主心中,百死都不值得原谅。
“那么···这一世公主是要留在大将军府,还是回到尚书令府?”
这一世它的宿主主导了这一场旷世之功,帝王定会有封赏;而李意绵仗着重生优势,已经得到尚书令府所有人的疼爱,还有她那些蓝颜知己们个个都是天潢贵胄···
91号觉得宿主回到尚书令府反倒处处掣肘,不如留在将军府更好行事;如今宿主立下大功,如果她不愿意回去,尚书令也无可奈何不是么。
李锦荣散漫而笑:“小九你以为的太简单了。”
自古以来,人们最重视的便是血脉,天潢贵胄尤甚;不然皇家为何那般重视玉牒,权贵之家为何重视宗祠,在上位者眼中,血脉不容混淆。
李砚安是大梁的尚书令,百官之首,虽无宰辅之名,却有宰辅之实,他怎会允许自己的血脉流落在外,这不是叫天下人非议么;且李锦荣如今又立下大功,一个能为家族荣光锦上添花的亲生女儿,与一个养女相比,孰轻孰重,李砚安比谁都会衡量。
“可这一世李维的封赏应高于侯爵,即便换回来,李意绵的身份同样不低。”系统还是有顾虑:“且她定会两家都周旋,又与太子情意甚笃···”
若是太子坚持,这婚约还是李意绵的。
到时李意绵便是太子妃,还将是一国之母···宿主又该如何杀她,简直难于登天。
“本宫说了,小九你想的太简单;无论大晋还是大梁,都是男子为尊的王朝。”
大梁虽然民风开放了一些,可那些渗在骨子里的东西还在;李砚安是尚书令,他亦是一家之主;从私情来说,他要的是家族万世昌盛。
按照李意绵这一世的些许行事,李锦荣能推测出来,李维一家不仅没死,反而得到比上一世更显贵的封赏,李意绵怎么会放弃;必然是从方氏入手,打着血脉亲人的名号,争取将军府的支持。
只要她这么做了,李砚安又怎会不知?
一个是左右逢源的养女,一个是自己的亲女,选谁做太子妃才能助家族更上层楼,这还用思量?
如尚书令夫人,或许会以养恩不差亲恩继续疼爱李意绵;如方氏,或许会因对亲女的亏欠而诸多弥补;如两府的兄长们,或许会意气用事,只以相处情意论事···
而李维是武将,脑子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大抵是两个女儿都同样对待。
唯独李砚安,是一位合格的政客,否则也不会短短十几年便爬到尚书令的位置;政客心中,从来都是利益为上。
“至于小九你说的太子坚持···”李锦荣嗤笑:“你要知道他也只是太子。”
储君之位说起来尊贵,实则步步惊心;若帝王与尚书令坚持,太子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