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这其中的差距,还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悔···
这些夫人们聊起的消息,李锦荣也知晓;李安瑾落得如今的下场,她没有半点怜惜之意,不过是咎由自取罢了;比起回忆与李安瑾曾经的纠葛,李锦荣更愿意多设立一座学堂。
更没心思去关注顾湛是不是后悔,与她何干?
原来,当你站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时,当你心中装的是天下万民时···曾经的那点郁堵,曾经的不可得,都成了过眼云烟,在心中掀不起丁点波澜···
又过了数十年,隆武帝龙体欠安,御医署如何尽心也无力回天,于盛夏驾崩;有摄政王萧策主持大局,太子李锦泽顺利即位;他即位后便封荣华公主为镇国长公主,可参知政事;册封她的次子萧令铮为郡王,她的女儿萧令月为端华郡主,继承长公主府。
李锦泽本欲为皇贵妃上太后尊号,却被婉拒,最后还是按礼法封皇贵太妃,被李锦荣接回长公主府荣养,实现了她当年的心愿。
新帝即位,自然是另一番气象;唯一不变的是新帝对摄政王与李锦荣的信任,还有他对李锦荣三个孩子的偏爱;萧令毅还未及冠新帝便令他接管兵权,也是存了心思,可以让摄政王萧策多处理政务。
又两年后,李锦荣的次子萧令铮成了当年的科考状元,还是三元及第,震惊皇都多少人;新帝更是满意,授官时不顾群臣反对,直接四品起步。
而萧令月,早便跟着母亲做事,如今也接管了李锦荣的所有商行;若是不出所料,将来李锦荣的一切都是这个女儿继承。
也有官员以为新帝即位,对摄政王府与镇国长公主的各种赏赐不过是捧杀,年轻的帝王哪个能容得下一位大权在握的摄政王?
便有几人到新帝面前暗示,他们手中也有不少权利,合起来行事,必能帮陛下铲除摄政王···却被新帝令侍卫扔出御书房;李锦泽冷笑,真当他看不出这些人想要取而代之的心思?
莫说数十年他与皇长姐与姐夫的相处,足够了解他们心中只有大晋与百姓安居乐意;便是萧策真有反心,靠这几个人便能铲除手握大晋半数兵权的摄政王?
便是当年的父皇恐怕也做不到,更何况他一个才登基的新帝。
岁月无声,多年后,年逾古稀的萧策到底因操劳一病不起,再有少年时几次领兵作战受伤影响了身体底子,御医署尽力医治几个月后,还是含笑而终。
李锦荣这几年也将所有事都交给次子与女儿打理,专心陪伴在夫君身边;萧策临终时握着她的手万般不舍,却也道此生最幸运之事,便是当初在御花园那夜因好奇不曾推开她,才有了一辈子的恩爱缠绵与并肩携手···
已是鹤发苍苍的李锦荣哭的伤心欲绝,几次晕厥,惹得儿孙们也哭个不停;那些日子,儿女们都住在王府,寸步不离守着她,生怕她一时想不开追随父王而去。
然而萧策这一走,如同抽走了李锦荣所有的精气神;总是想起这人对她一辈子的真心与缱绻情意,更有这人一辈子对她的宽容与扶持。
李锦荣笃定,若无萧策,便没有如今的镇国长公主;身为皇家公主,她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却做不到被万民传颂。
而后坚持了不过月余,大晋唯一的镇国长公主,到底溘然长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