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晚膳时分,皇贵妃回了瑶华宫。
踏入正殿的李锦荣细看母妃面上并无疲乏之态,便知宫务上并无问题。
但她还是上前一步,轻柔为母妃捏肩;雍容女子轻松谓叹一声,果然女儿才是贴心小棉袄。
眼眸微阖,语气却淡淡:“今日太子带着几个小子来看锦儿了。”
安静听完女儿所言,皇贵妃的眸子依旧不曾睁开,只问女儿:“那锦儿可有所得?”
对于自己的女儿,皇贵妃最是了解;锦儿可真不是宫里那些人说的那般只知骄纵,近两个时辰,足够锦儿想通许多事。
少女的声音再无天真,缓缓道来:“女儿当时更多震惊、失望与伤心,太子离开之后,细想了许多,却又知这才是皇家常态。”
其实太子从她小时候就表现出来的疼爱,不过是因为她是父皇最宠爱的公主;毕竟,她是满月时就有封号与食邑的公主。
封号不算殊荣,只要是皇家女儿,最迟出嫁时便有封号;真正令人震惊的是李锦荣拥有的三千户食邑,这在整个大晋都不曾有过。
太·祖皇帝为避免出现前朝公主权势过盛的情形,特立下规矩,大晋的公主只有俸银;到了出嫁时,朝廷会给公主府,亦会增加俸银,最大的收入是出嫁时给予的一大笔赏赐。
当初隆武帝破格给自己的长女食邑三千户,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多少朝臣劝谏,却都改变不了帝王决断。
之后安瑾公主与安宁公主相继出生,朝臣们都做好了反对帝王的准备,却不料帝王对这两个女儿反应平平,一切按照规矩来。
如此,谁还看不出荣华公主对帝王是有些许影响的。
李锦荣出生后那三年,太子还只是皇长子;都说了宫里的人都是人精,太子自然也懂得利用这个最受宠的皇妹。
已经为母妃捏完肩的少女坐下依靠在母妃身边,语音也变的淡淡。
“是女儿想的太过简单,只以为太子是真心疼爱妹妹,却不曾注意到他对安瑾与安宁其实疏离平淡···”
“而他今日所言,处处偏颇顾湛,不过就是想着顾湛身后的镇国公府,还有顾湛身为男子可在朝堂为他所用,可借着顾湛掌握西北十万大军。”
只要能为他所用,亲生妹妹所谓的皇家公主尊严又算得什么,这点从他今日劝说李锦荣对顾湛低头认错便知。
也不知是不是忽然的醍醐灌顶,李锦荣甚至莫名想到将来;若她紧抓住与顾湛的婚约不放,而顾湛又辩不清李安瑾的那些示弱手段,势必将来也会与李安瑾纠缠不休。
那时,按照李锦荣惯来的习性与背靠的荣宠,必然是对李安瑾诸多刁难,那么她与顾湛的矛盾只会比如今更为激烈。
父皇在时,顾湛与李安瑾必然不能对她做什么,可若是太子登基之后呢?
想到了方才自己想到的那些可能,少女不由得打了个冷颤,语调中却多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