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黄符溯源(2 / 2)

从玉虚观出来,已是午时过后。元元心里还惦记着昨日的糖炒栗子,拉着梁铮便往集市方向走。“走嘛,严肃大人,忙了一上午,犒劳一下五脏庙!我听说昌平集市有一家糖炒栗子特别香,昨晚就想吃了!”

梁铮本想拒绝,他素来不重口腹之欲,更不喜甜食。但看到她亮晶晶的、满是期待的眼睛,那句“不去”在喉咙里转了一圈,又咽了回去。他沉默地跟在她身后,算是默许。

集市上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那家炒栗子的摊子果然生意兴隆,大铁锅里黑色的炒砂裹着油光锃亮的栗子翻滚,散发出诱人的焦糖香气。元元挤到摊前,脆生生地对摊主道:“老板,来一份糖炒栗子!多放几颗,我家夫君爱吃甜的!”她说着,还回头冲梁铮狡黠地眨眨眼。

梁铮闻言,愣了一下,下意识地低声道:“我不爱吃甜的。”

元元却理直气壮:“我爱吃呀!你陪我吃,一个人吃多没意思!”她笑嘻嘻地,完全不给他反驳的机会。

梁铮看着她那耍无赖的小模样,终究没再说什么。等到栗子炒好,用油纸袋装得满满当当,递过来时,那滚烫的温度让元元下意识地缩了一下手。梁铮见状,自然而然地伸手接过,将那袋热乎乎的栗子稳稳拿在自己手中。

元元心里一甜,跟在他身边,迫不及待地剥开一颗栗子。金黄的果肉冒着热气,她吹了吹,很自然地递到梁铮嘴边:“尝尝,快尝尝!肯定超甜!就当……就当奖励你刚才在玉虚观没拆穿我装迷信!”

梁铮脚步微顿,低头看着递到唇边的栗子,又抬眼看了看元元满是笑意和期待的脸。集市喧嚣的人声仿佛在瞬间远去,他沉默了一下,终是微微张口,就着她的手,将那颗香甜软糯的栗子吃了下去。

栗子的甜香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混合着炒制后的焦香,以及……她指尖残留的、一丝极淡的薄荷糖清凉。这过于亲昵的喂食举动,让他耳根有些发热,但奇异地,昨日至今积压在心头的沉郁,似乎真的被这甜暖的滋味冲散了些许。

“怎么样?甜吧?”元元仰着脸问,笑得像只可爱的猫。

“……嗯。”梁铮低低应了一声,目光移开,继续往前走,但脚步却似乎比刚才轻快了些。

这时,秦泰夫妇寻了过来,正好看到梁铮接过元元递去的栗子,以及元元踮脚喂他吃栗子的那一幕。秦泰促狭地吹了声口哨,笑道:“兄长,查案呢,注意点形象啊!这光天化日的……”

元元脸一红,却嘴硬道:“形象哪有线索重要!彦茹,快,画像画好了吗?那月牙疤才是关键!”

赵彦茹笑着将画好的草图递给梁铮。元元凑过去一看,立刻指着那月牙疤道:“你们看这疤!位置和形状……会不会和通州案那个李巡检有关?我记得他手上也有道疤……”

梁铮接过画像,仔细审视,摇了摇头,冷静地分析道:“不像。李巡检的月牙疤在右手,此人疤痕在左手。并非一人。”他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但此人频繁购买羊骨片,又刻意遮掩容貌,嫌疑重大。需尽快查明其身份。”

与此同时,元元并未放松对那枚黄符的研究。她凭借家传中医知识,对符箓符文亦有涉猎。她再次拿出那枚符纸,指尖顺着朱砂的笔触勾勒,忽然“咦”了一声。

“梁铮,你看这里!”她指着符咒开头的两个核心文字,“‘敕令’!这两个字写反了!真正的道士画符,沟通天地神灵,‘敕令’二字是号令的关键,绝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凶手要么是完全不懂符箓的门外汉,要么……”她眼神一凛,“是故意画反,想施行‘反向诅咒’,其心更为歹毒!”

梁铮点头,立刻吩咐随行校尉:“立刻去查,昌平州内外,有哪些人略懂符箓之道,尤其是那些非道观出身、行走民间的术士、居士之流!”

而赵彦茹那边,也传来了新的消息。她借着之前给幼子办满月酒时,结识了几位本地商户的人脉,找到了相熟的一家酒坊老板。闲聊中得知,就在三日前,确实有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人,来店里买了十斤酸枣酒,结账时还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老板,你说这酸枣酒要是掺了点别的东西,给孩子喝了……会怎么样?”

秦泰一听,立刻对梁铮道:“梁兄!乌头毒性烈,常需以酸枣酒送服,既可缓解其对肠胃的强烈刺激,又能助药力发散。此人购买酸枣酒,又询问孩童饮用之事,其心可诛!他很可能就是杀害王景的凶手!”

两条线索,黄符与青衫人,开始逐渐交织。玉虚观的玄清道长为何对仿造符箓反应异常?那个手有月牙疤、购买羊骨片和酸枣酒的青衫人究竟是谁?他与王景口中的“矿难”又有何关联?

迷雾之后,真相的影子似乎越来越近,却又牵扯出更深的黑暗。梁铮握紧了手中的画像,目光投向昌平州连绵的远山,那里,是否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