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疾赴周府(2 / 2)

顺天府尹听得心头巨震。案件发生在通州,死者是按察司佥事的正妻,凶手竟敢在官员府邸行凶,此案非同小可!且通州紧邻京城,周承业本身又是司法体系内的官员,此案一个处理不当,极易牵动朝局,引来各方瞩目甚至干预。他不敢有丝毫耽搁,一面立刻派出得力干员,持府衙令牌火速赶往通州周府,封锁现场,严禁任何人出入;一面亲自修书,将案情紧急程度标明,派快马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直送紫禁城,禀报上官,并请求协调擅长侦办此类要案的人员介入。

------

说来也巧,此刻的大理寺卿梁铮,正奉旨携妻子元元在京城核查京畿地区的刑狱积案,下榻在离顺天府衙不远的一处官驿。而锦衣卫指挥佥事秦泰则因为追查一桩涉及京郊的贪腐案线索,与妻子赵彦茹二人也恰好在这处官驿。

顺天府尹派出的信使,几乎是同时找到了这两处。梁铮与元元正在驿馆书房内翻阅卷宗,得知消息,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秦泰则正与赵彦茹在临时居所分析账册,接到通报后,秦泰眉头紧锁,赵彦茹则下意识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无需多言,一种默契在四人之间形成。不过半个时辰,梁铮、元娘、秦泰以及扮作随行医女模样的赵彦茹,便已集结完毕,带着梁铮麾下经验丰富的仵作、以及秦泰调派的十余名精锐锦衣卫校尉,翻身上马,朝着通州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碎,尘土微扬,打破了京城午后的宁静。

马背上,梁铮目光沉静地望着前方蜿蜒的官道,声音随着风声传入身旁秦泰和元元的耳中:“通州毗邻京城,此案死者又是司法官员家眷,非同小可。我等勘察需倍加谨慎,务求细致。更要提防……有人利用京城周边复杂的人际网络和地利之便,干扰查案,混淆视听。”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京畿之地,权贵云集,关系盘根错节,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牵扯出意想不到的势力。

元元微微颔首,低声道:“夫君放心,我省得。” 秦泰则冷哼一声,锦衣卫的煞气隐隐流露:“管他什么牛鬼蛇神,在确凿证据面前,都无所遁形。梁兄,我等依律查案即可,若真有人敢伸手,秦某的绣春刀也不是吃素的。”

赵彦茹虽未说话,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冷静分析与专业审视的光芒。她尤善丹青,往往从生活细节中发现至关重要的线索。

而在他们动身之前,顺天府衙内,悲痛欲绝的周承业在被简单问话时,虽然口口声声哭求“为妻申冤”,表现得好一个骤失爱妻、悲痛欲绝的丈夫,但一些不合时宜的“精准”记忆,却落入了有心人眼中。

他不仅能清晰地回忆起“晨时与仆役交代取公文时,特意指明了是书案左起第三本,页码在第十五页”,还顺口提及“苏氏昨夜睡前还曾说,要为我缝补那方最喜欢的京绣帕子,谁知……” 这些细节,在巨大的悲痛冲击下,常人往往记忆模糊,他却记得分明,不免让人心生一丝异样。

更细微的是,一直安静观察的元元,在周承业因激动而偶尔起身走动时,敏锐地注意到,他官袍的右下摆处,沾染着几处不甚明显的、颜色深暗的湿润泥点。她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窗外——今日京城天气晴朗,晨间并无降雨。而这泥点的质地和颜色……她心中微动,想起曾见过的通州城东通惠河沿岸特有的、带着水汽和腐殖质的深色河泥。

这点小小的异常,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虽然轻微,却荡开了第一圈疑虑的涟漪。通往真相的道路,往往就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