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后宅联动(1 / 2)

翌日,大理寺公堂。

气氛庄严肃穆,甚至带着一丝无形的硝烟味。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主官或代表均已到场,旁听席上坐着一些得到风声的官员和经过特许的民众。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知道今日这场审讯,将决定两位京城显赫人物的命运。

京营指挥使张勋和江南丝绸巨富朱宏业,被分别带上公堂。张勋依旧穿着他的武官常服,面色阴沉,眼神桀骜,带着一股行伍之人的彪悍之气,面对堂上诸位官员,也只是微微抱拳,并未下跪。朱宏业则显得苍老了许多,穿着一身素色绸袍,低眉顺眼,但偶尔抬起的目光中,却闪烁着商贾特有的精明与算计。

梁铮作为主审官之一,稳坐堂上,目光如电,直视二人。

“张勋,朱宏业!尔等可知罪?”刑部尚书率先发问,声音洪亮,带着官威。

张勋冷哼一声:“末将不知身犯何罪!梁大人无凭无据,仅凭一些风言风语和臆测,便将末将拘来,莫非是欲加之罪?”

朱宏业则连声叫屈:“大人明鉴!小女不幸身亡,小老儿悲痛欲绝,怎会与此事有涉?至于什么军款、什么谋杀,更是无稽之谈!定是有人陷害我朱家!”

两人一刚一柔,一悍一狡,试图负隅顽抗。

梁铮并不与他们做口舌之争,开始有条不紊地出示证据。

他先请上老仵作,详细陈述朱兰萍与李默的尸检结果,重点强调两者皆死于同一类型手铳的近距离射击,且李默颈有生前勒痕,系先控制后杀害。

接着,他出示了从李默住处搜出的墨绿色罗裙残丝对比、刻有“萍”字的玉佩、以及朱兰萍写给李默的情书,证实两人恋情及朱兰萍怀孕的事实。

然后,是关键性的物证——梁铮请人呈上那枚从朱兰萍体内取出的、带有反向“勋”字刻痕的铅子,以及修枪匠胡师傅的证词,证实此弹头唯一可能来源,就是张勋那柄刻有私记的配枪!

张勋的脸色第一次变了,他试图狡辩:“天下手铳何其多!怎能断定就是末将的配枪?刻字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梁铮不理他,继续出示证据:林晚秋上堂,含泪出示了朱兰萍死前写给她的求救字条,“张勋来了!他要杀我!”字字泣血;周满那半截“朱老爷给我1万两,让我……”的字条,指向朱宏业买凶或封口;李默紧握的、刻有“张”字的怀表,以及秦亮那只作为对比的、同样刻有张氏私印的玩具怀表,形成了无可辩驳的关联。

最后,梁铮出示了那本记录着巨额军款挪用的账本,以及顺天府对朱家马车车轮缺口与什刹海案发现场、梁府门前车辙印的比对文书,证实朱家与张勋在案发前后频繁勾结活动。

一件件物证,一桩桩证词,如同沉重的巨石,接连砸向张勋和朱宏业。张勋额头青筋暴起,汗珠滚落,但仍强自镇定。朱宏业则面如死灰,身体开始微微颤抖。

然而,两人依旧咬紧牙关,拒不认罪,朱宏业甚至反咬一口,声称账本是伪造,字条是栽赃,哭诉梁铮滥用职权,构陷忠良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