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梁铮正准备前往大理寺,思忖着如何以公务之名,与京营指挥使张勋进行第一次正面接触时,顺天府衙门的消息却先一步传来。
“大人,通惠河下游,靠近漕运码头的地方,今早发现一具男尸!经初步辨认,衣着像是军伍中人,身上有腰牌,显示是京营德胜门驻军的一名副官,名叫周满!”
周满!正是李默账本上记录的,经手挪用军款的那个副官!
梁铮心中一震,立刻改变行程,带着仵作和衙役火速赶往通惠河发现尸体的地点。
通惠河是连接北京城内水系与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河道,漕运繁忙,河面开阔。尸体是在一处相对僻静的回水湾被早起的船工发现的,已经被水流冲到了岸边浅滩。周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民众和漕工,指指点点。
死者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壮年男子,穿着军中常见的褐色棉布劲装,外面罩着一件半旧的皮甲。脸色青紫,双目圆睁,表情扭曲,似乎死前经历了极大的痛苦。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颈部的勒痕——一道深紫色的、几乎陷入皮肉的索沟,边缘清晰,显示出是被某种坚韧的绳索或布带从身后用力勒毙。仵作初步检验后,向梁铮禀报:“大人,死者确系窒息而亡。但口鼻内并无河水淤泥,肺部也无溺水迹象,并非淹死,而是先被人勒死,然后抛尸入河。”
先杀后抛!这又是一起谋杀!
梁铮蹲下身,亲自检查尸体。他注意到周满的双手指甲缝里,嵌着一些黑灰色的泥垢。他小心地用银针取出少许,放在鼻尖轻嗅,又仔细观察其质地。“这不是通惠河底的泥沙,”梁铮沉声道,“通惠河底多黄褐色淤泥和水草。这黑泥……倒像是什刹海沿岸特有的那种腐殖质丰富的黑土。”
这个发现至关重要!说明周满很可能是在什刹海附近被杀,然后被转移到通惠河抛尸,意在混淆视听,或者利用水流冲走证据。
接着,梁铮检查周满的衣物。在其贴身的内袋里,摸到一个硬物。取出一看,是一个防水的油布小包。打开小包,里面是一张被水浸泡得字迹模糊、边缘破烂的纸条。纸条显然被撕扯过,只剩下一半。上面用潦草的笔迹写着:
“朱老爷给我壹万两,让我……”
后面的内容被撕掉了!朱老爷?毫无疑问,指的是朱宏业!
这半截字条,如同惊雷!它直接指向朱宏业用重金收买周满,让他去做某件事!结合账本记录周满是挪用军款的经手人,朱宏业收买他的目的,极有可能是为了封口,或者让他去做更危险的灭口勾当!而字条没写完的部分,充满了无限可能——“让我作伪证”?“让我监视李默”?还是……“让我杀了李默”或“杀了朱兰萍”?
梁铮立刻下令,将周满的尸体运回大理寺进一步检验,并严密封锁消息。同时,他命人立刻去朱府,提审管家朱福,重点追问其与周满的关系,以及是否知晓“一万两”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