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瞬息之间,但梁铮和元元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口误!两人心中俱是一沉:身份可能已经暴露了!黄万山方才想叫的,极有可能是“梁大人”!他为何会知道?是早有怀疑暗中调查,还是京城那边走漏了风声?
这个发现让接下来的每一刻都充满了紧张感。黄家父子明知他们可能是假冒的,却依旧按兵不动,热情款待,这背后隐藏的目的更加令人不安。
午后,元元借口有些困倦,先行回了锦瑟院。她唤来昨日伺候的、看起来年纪最小、眼神也最怯懦的丫鬟小翠,赏了她一对小巧的银丁香,柔声问道:“小翠,我瞧这庄子甚大,却似乎有些冷清。老夫人的咳疾,一直这么严重吗?连房门都不能出?”
小翠得了赏赐,又见这位“秦夫人”和蔼,戒心稍减,左右看看无人,才小声道:“回夫人,老夫人…奴婢进府三年,统共也没见过几面。餐食都是黄福管事亲自送到后院小佛堂旁的静室,分量极少,都是些清粥小菜…而且,”她声音更低了,“奴婢有次远远瞧见送餐的食盒拿出来,里面的饭菜…好像几乎没动过。”
元元心中疑窦更深:一个需要静养的病人,饮食如此清淡且量少,甚至几乎不动?这太不寻常了!她又状似无意地问:“方才听少安世侄提起后山旧窑厂,似乎很有趣,为何废弃了?”
小翠脸上立刻露出恐惧之色,连连摆手:“夫人可千万别去!那地方邪门得很!老爷早就下了严令,任何人不得靠近,说是…说是早年烧窑出过大事,死了人,怨气重!黄福管事前些日子不知为何,老是在夜里往那边跑,回来时脸色都白得吓人…”
黄福?又是黄福!这个黄家的老管事,似乎知道很多秘密。
另一边,梁铮则在与黄万山看似随意的闲聊中,留意到书房一角放着几本厚厚的账簿。他借口对黄家产业规模表示赞叹,随手拿起一本翻看。账簿表面记录的是寻常田庄出入,但梁铮敏锐地发现,近几页有大笔款项支出,名目却写得极其模糊,如“杂支”、“往来”、“年敬”,收款方更是语焉不详,只写着“京中某号”、“南边客商”之类。这些支出数额巨大,远超正常商贸往来,且时间点与秦泰义父去世前后以及近期平安阁活动频繁期有所重合。
傍晚时分,夫妻二人在锦瑟院碰头,交换了各自发现的信息。
“身份可能暴露,黄家按兵不动,所图甚大。”梁铮沉声道,“黄万山言辞谨慎,但黄少安浮躁,或许是个突破口。后山旧窑厂和黄福,是关键。”
“黄夫人情况可疑,小翠的话暗示她可能被软禁甚至…”元元没说完,但意思明确,“还有那些不明支出,肯定有问题。”
夜幕降临,山庄愈发寂静。
梁铮换上一身深色夜行衣,决定趁夜先去探一探那条疑似通往旧窑厂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