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四起惨案(2 / 2)

“综合现有线索,凶手初步画像如下,”梁铮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回荡在安静的签押房内,“男性,年龄应在二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此人熟悉京城地形,尤其熟悉城南及城郊偏僻处,能多次成功抛尸且避开巡防营的固定巡逻路线,说明其对环境极其了解,甚至可能拥有绘制地图或精准记路的能力。” 元元立刻在轮廓旁写下:男,25-40岁,熟悉地形(城南\/城郊),或具绘图\/记路能力。

“其作案手法显示,他拥有极其稳定和精准的切割技能,切口平整光滑,非一日之功,更非寻常凶器所能为。”梁铮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白板上,“因此,其很可能从事屠宰、皮革处理这些活计…”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或者,与金银器皿的精密切割有关,比如银匠、玉匠!他们的工具和技艺,完全能达到这种效果!” 元元迅速写下:可能人群:屠夫、皮匠、银匠\/玉匠。

“凶手选择的目标均为年轻、看似孤苦无依的女子——流民、孤女,以及现在我们发现的绣娘,”梁铮指向地图上莲心绣坊的位置,“作案前能轻易接近并制服受害者,说明他可能外表普通,甚至给人以‘无害’、‘老实’的假象,极其擅长利用女性的同情心或弱势地位。捆绑双手、割去头颅的行为,显示出其对受害者极强的控制欲和物化心理,头颅极可能是其满足某种扭曲心理的‘战利品’。” 元元写下:性格谨慎隐忍,表面普通或无害,对女性有强烈控制欲\/物化倾向,可能有收集“战利品”癖好。

就在梁铮总结完毕,众人凝神思索之际,一直缩在角落翻看孟承宇带来的前两案卷宗的赵彦茹,突然抬起头,指着其中一份仵作记录插言道,声音带着她特有的骄横和一点不耐烦:“喂!你们看来看去的,这卷宗上不是写了吗?‘切口边缘若有皮肉外翻卷缩,多为生手用力不均所致’。但你们这几具尸体,切口都平整得像…像我们赵府那位厨子老张剁排骨的刀口!又快又平,骨头茬子都齐整得很!我娘说老张可是剁了三十年排骨的老手了!” 她的话虽不中听,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精准地指向了“屠夫”这个职业可能性!

梁铮眼中精光一闪,猛地看向赵彦茹!这看似无心之语,却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验证!他立刻下令,声音斩钉截铁:“毛竹!调整排查方向,重点筛查全城的屠夫、肉铺伙计!尤其是案发时段行踪不明者!同时,对银匠、皮匠等拥有精密切割工具的职业,也要扩大范围筛查,一个不漏!”

赵彦茹被梁铮那锐利如实质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哼了一声别过脸去,假装整理裙摆,耳根却悄悄红了,心底莫名地,竟掠过一丝奇异的、被重视的感觉。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元元独自坐在暖阁的小几旁,面前摊着几张画满了凌乱线条、标记和问号的纸,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案件虽因赵彦茹的指认有了莲心绣坊和“桃枝”这条线,但排查起来依旧如同大海捞针。绣坊往来人员复杂,失踪的绣娘也不止桃枝一人,凶手如同隐藏在浓雾后的鬼魅。焦躁感如同藤蔓缠绕心头。

她下意识地拿起桌上的空茶杯,对着杯口压低声音唤道:“皮卡丘?皮卡丘?在不在?出来帮帮忙啊…这案子太棘手了…”

茶杯纹丝不动,连一丝白烟都没冒。元元又唤了几声,依旧毫无反应。她叹了口气,有些沮丧地嘀咕道:“这小家伙,关键时刻跑哪去了?难道地府也搞KpI考核,忙得没空串门了?”

梁铮端着一碗刚热好的、散发着甜香的杏仁茶走进来,正好听见她的嘀咕。他将温热的青瓷茶碗轻轻放在她手边,顺手拿起她面前杂乱的草稿看了看,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别指望那跳脱的小皮了。查案缉凶,本就是我辈职责所在。脚踏实地,抽丝剥茧,方为正道。指望外力,终是虚妄。” 他说着,拿起炭笔,在元元画的人物轮廓旁,沉稳地补充了几个排查要点和方向,笔力遒劲。

元元捧起温热的杏仁茶,小口啜饮着,甜甜的滋味带着暖意流入胃中,也奇异地熨帖了有些焦躁的心。

是啊,元元心想:查案哪能总靠外挂?我可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法证!警校的现场勘查、痕迹检验、法医基础…不是白学的!没有显微镜,《本草图鉴》也难寻,但物证不会说谎!

她看着梁铮在烛光下专注的侧脸,那冷硬的线条此刻显得格外可靠。放下茶碗,她重新拿起炭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嗯!靠自己!一寸寸地查,总能揪出他的狐狸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