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顺利与简笔(2 / 2)

这简直是瞌睡递枕头!元元正愁没机会深入了解这个“疑似老乡”的梁铮呢!

第二天,趁着梁铮去了大理寺,元元抱着“视察敌情”的心态,溜进了他的书房。书房很大,陈设却异常简洁。一面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堆满了各种线装书和卷宗。巨大的紫檀木书案上,笔墨纸砚摆放得一丝不苟,旁边还摊着几本翻开的卷宗。

元元不敢乱动公务,目光在书架上逡巡。突然,一本熟悉的书名跳入眼帘——《洗冤集录》!宋慈的法医学巨着!她心头一跳,抽了出来。

书很旧,显然经常翻阅。她随手翻开一页,讲的是“验骨”之法。蝇头小楷的原文旁,竟然有不少朱笔批注!字迹遒劲有力,是梁铮的手笔无疑。

元元好奇地凑近细看。那些批注并非工整的繁体字,而是……夹杂着许多极其眼熟的简化字!虽然夹杂在繁体之间,但“实”、“验”、“体”、“无”这些字,分明就是现代简体写法!

更让她心跳加速的是批注的内容!针对书中“银钗验毒法”是认为银钗遇毒变黑,梁铮的批注犀利而现代:

“此法谬误甚多。银遇硫化物亦黑,非独毒物。如尸身腐败产硫、棺木漆料含硫,皆可致误判。当结合尸斑、尸僵、腐败程度及现场勘察综合判断,不可仅凭银钗变色定论。”

这思路!这批判性思维!这对硫化物的了解!这妥妥的现代法证理念啊!

元元看得热血沸腾,仿佛找到了组织!职业病瞬间发作,她完全忘了这是梁铮的书,更忘了自己“柳元娘”的人设,顺手拿起书案上一支细小的朱笔,在梁铮那句批注旁,龙飞凤舞地添上了自己的见解,用的同样是简体字:

“同意!建议增加空白对照组:取现场棺木漆料、腐败环境土壤等样本,同时用银钗测试,排除环境干扰。另,可观察变色银钗表面是否附着特殊物质:如硫化物结晶,或尝试用其他试剂:如硝酸处理,验证是否为硫化银。”

写完,她才猛地回过神!糟了!闯祸了!这简体字加现代刑侦术语,简直是自爆卡车!

她手忙脚乱想把书合上放回去,身后却传来熟悉的、低沉的声音:

“在看什么?”

元元吓得差点把书扔出去!猛地转身,梁铮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玄色的身影逆着光,看不清表情。

“没…没什么!随便看看!” 元元慌忙把书往身后藏。

梁铮没说话,只是迈步走了进来,径直走到她面前。他高大的身影带来无形的压迫感,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背在身后的手上。

元元心跳如鼓,头皮发麻,感觉下一秒就要被当成妖孽拖出去了。

梁铮伸出手,掌心向上,意思很明显。

元元认命地闭了闭眼,把藏着的《洗冤集录》递了过去,心一横,指着自己刚写的那段,豁出去了:“那个……我……我瞎写的!大人您别见怪!我就是觉得……觉得……”

梁铮接过书,目光直接落在她刚刚添加批注的地方。他看得极快,极其专注。书房里静得只剩下两人的呼吸声。

元元紧张地盯着他的脸,试图从他冰封的表情里看出点什么。

梁铮的目光在那几行简体字和现代刑侦术语上停留了许久。时间仿佛凝固了。终于,他缓缓抬起头,深邃的眼眸看向元元,那眼神极其复杂——有锐利的审视,有深沉的探究,但更多的,是一种仿佛穿透了重重迷雾、终于确认了某种猜测的了然。

他没有惊讶,没有质问,甚至没有一丝波澜。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她,眼神交汇的瞬间,仿佛有千言万语无声流过。

然后,他几不可察地、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没有说一个字,只是将书轻轻合上,放回了书案上。那动作,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他转身,拿起另一份卷宗,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只留下一个平静无波的背影给元元。

“书可以看,别弄乱了卷宗。”

元元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心脏还在狂跳,后背惊出了一层薄汗,但一种奇异的、难以言喻的兴奋和连接感,却在心底悄然滋生。

他知道了。他果然知道。而且,他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