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风云龙庭,朝堂变革(2 / 2)

满朝哗然,朝臣们交头接耳,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苏晚望着顾昭低垂的后颈,想起昨夜他鬓角的血渍。原来那些她以为的旧伤,是他这些年隐姓埋名,默默守护的代价,每一道伤痕都承载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忠诚。

退朝时已近正午,阳光透过殿门洒在地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斑。苏晚跟着人流往殿外走,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环佩声,那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玉珠落盘。她回头,正撞进林小满的目光里 —— 这位左都御史的千金今日穿了月白洒线裙,裙摆随风飘动,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鬓边的珠花在风里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悄悄话。

“苏姑娘留步。” 林小满的声音甜得像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我家有位老仆染了怪病,想请姑娘去看看。”

苏晚望着她笑靥里的酒窝,心中却涌起一丝警惕。想起昨夜秋兰帕子上的 “柳” 字,林府与柳府素日走动频繁,这邀约,怕不只是看病那么简单,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的阴谋。

她刚要应下,却见顾昭从廊下转出来,玄色披风被风卷起一角,露出腰间那枚她亲手缝的平安结。那平安结针法细密,承载着她对顾昭的牵挂与祝福。“晚晚。” 他走到她身侧,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犹如夜幕降临。“陛下召见。”

苏晚跟着顾昭往御书房走。转过朱漆影壁时,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 林小满还站在原处,手里的帕子被攥出了褶皱,像朵蔫了的海棠,在风中显得有些落寞。

御书房里,皇帝正对着案头的赈灾粮账册出神,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看见顾昭进来,他指了指旁边的绣墩,声音沉稳:“坐下说。”

顾昭没坐,依然垂手站着,身姿挺拔如松,透着一股坚毅与忠诚。“儿臣愿继续做暗卫。”

皇帝的笔尖在账册上洇开个墨点,仿佛是思绪的停顿。“影子见不得光,你可后悔?”

“当年儿臣在暗室学武,阿母说‘光越亮,影子越重’。” 顾昭的声音低了些,却充满了坚定。“儿臣愿做陛下的影子,护大宁的光。”

皇帝突然起身,伸手替他理了理衣领,这个动作充满了温情,宛如寻常父子间的关怀。苏晚赶紧别开眼,心中却涌起一丝感动。

却听皇帝低声道:“可惜,影子终不能见光。”

出了御书房,日头已偏西,夕阳的余晖洒在宫墙上,将整个宫殿染成一片金黄。顾昭解下披风披在苏晚肩上,指尖触到她后颈时顿了顿,仿佛在传递着无声的关怀。“林小满找你?”

“说是请我看病。” 苏晚望着廊下斜长的影子,那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想起皇帝最后那句话,她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顾昭,你说......”

“我在。” 顾昭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披风渗进来,温暖而有力。“不管是影子还是光,我都在。”

苏晚忽然笑了,笑容如同这夕阳般灿烂。她望着两人交叠的影子,想起逃荒路上他塞给她的纸条 ——“莫怕,我在”。原来最亮的光,从来不是悬在天上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站在你身边,默默守护,替你把影子踩进泥土里的人。

两人走到宫门口时,守门的小太监突然跑过来,脚步匆忙,神色略显慌张。“苏姑娘,方才林姑娘让奴才传话,说她家老仆的病等不得,今晚戌时三刻,望姑娘到城西的青莲阁一聚。”

苏晚接过小太监递来的帖子,见封皮上用金粉画了朵半开的海棠,金粉在夕阳下闪烁着微光,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她捏着帖子,望着顾昭沉下来的眉眼,忽然觉得这夜的风里,除了秋凉,还裹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 —— 像极了御膳房那坛荔枝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