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宫门血痕,一针定乾坤(2 / 2)

半个时辰后,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如铁,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萧承景看着苏晚呈上来的染毒当归和那张国标血红色的试纸,顿时龙颜震怒,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笔墨纸砚都跟着颤抖起来:“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宫中用毒,谋害太后!”

他的目光如利箭般扫过殿内跪着的一众官员,最后停在了户部尚书陆远的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怀疑:“陆爱卿,御药房的药材采买,一向是由你户部督办的吧?”

陆尚书的脸色 “唰” 地一下变得惨白,如同白纸一般,他连滚带爬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 “咚咚” 的声响,叩头如捣蒜:“陛下明察!臣…… 臣冤枉啊!这批药材都是从京城最大的药行‘济世堂’购入,手续齐全,绝无问题啊!”

苏晚冷眼看着他拙劣的表演,发出一声轻笑,那清脆的声音在死寂的殿内格外清晰,如同清脆的警钟,敲醒了众人。

“陆大人,我倒想问问,既然是从正规渠道购入,为何济世堂供给宫外的当归都安然无恙,唯独送进宫里、专供太后使用的这一批,被掺入了血莲子剧毒?” 苏晚的声音如同冰刀,每一个字都带着刺骨的寒意。

她举起手中的另一份证物,那是影十一刚刚从济世堂取来的样品,经过同样的测试,试纸洁白如初,与染毒当归的试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非……” 苏晚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刀,仿佛要将真相一刀劈开,“是有人在药材入宫之后,暗中掉了包!”

陆尚书浑身一颤,冷汗如雨下,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浸湿了他的衣领。他的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辩驳不出来,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铁证如山,任何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萧承景眼中杀机暴涨,他的双手紧紧握拳,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但此刻,他更关心的是太后的安危,目光急切地看向苏晚:“苏晚!你可有解毒之法?”

“有。” 苏晚自信地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从容,“血莲子之毒,需以金针刺穴,封住毒素蔓延的经脉,再辅以臣女特制的解毒汤药,方可化解。”

“好!朕准了!若能救醒母后,朕重重有赏!” 萧承景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

再次回到慈安宫,气氛已截然不同。萧承景亲自坐镇,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那个纤弱的少女,仿佛她就是拯救太后的希望之光。

苏晚取出随身的银针,那些银针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她在烛火上仔细烤过,为银针消毒,火焰舔舐着银针,发出 “滋滋” 的声响。

她深吸一口气,纤纤细指拈起一根细长的银针,动作快如闪电,稳如磐石,精准地刺入太后头顶的百会穴,银针没入头皮,只留下一小截针尾。没有丝毫犹豫,紧接着是人中、内关、涌泉…… 她的指尖在空中划出优雅而凌厉的弧线,一根根银针仿佛有了生命,带着微光,没入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找到的穴位。

殿内众人只觉得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一场奇幻的魔术表演中。却见那少女额上连一滴汗珠都无,神情专注得如同一尊雕像,又似一个完美的匠人在精心雕琢着自己的作品。

施针完毕,她又亲自将早已备好的解毒汤药,用小勺一点点喂入太后口中。汤药的热气腾腾升起,带着淡淡的药香。她的动作轻柔而细致,仿佛在呵护着一件稀世珍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殿内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太后,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就在众人几乎要失去耐心时,榻上一直毫无生气的太后,眼皮忽然轻轻颤动了一下,如同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了一丝涟漪。

“动了!动了!太后的眼皮动了!” 一个小宫女失声惊呼,随即又赶忙捂住嘴,仿佛生怕惊扰了太后。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太后脸上。在万众瞩目之下,太后那紧闭了数日的眼睛,缓缓地、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仿佛从沉睡的深渊中苏醒。虽然目光还有几分涣散,但她确确实实是醒了!

满殿哗然!众人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之前还满腹疑虑的太医,此刻看向苏晚的眼神,已经从轻视变成了彻彻底底的敬畏和震撼。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钦佩与惊叹,仿佛看到了一位绝世神医。

太后的嘴唇嗫嚅了几下,发出微弱而沙哑的声音,目光在殿内逡巡,最后落在了床边的苏晚身上。

“苏…… 苏大夫……” 她缓缓地说道,“辛苦…… 你了。”

一句话,如同一道圣旨,瞬间奠定了苏晚的地位。

萧承景喜极而泣,冲上前去握住太后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母后!您终于醒了!”

一片欢腾之中,无人注意到,站在角落阴影里的张公公,那双阴鸷的三角眼微微眯起,眼底深处掠过一抹复杂难明的光芒。他看着被皇帝和众人围在中间的苏晚,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低声自语:

“一个小小的民间大夫,竟能破了此局…… 看来,这宫里的棋局,要变天了。”